独角金融官网 独角金融官网
  • 首 页
  • 资 讯
    • 银 行
    • 证 券
    • 基 金
    • 保 险
    • 债 券
    • 互 金
    • 理 财
    • 观 察
    • 视 点
  • 活 动
  • 关于我们
  • 登录
首页 互联网金融 转折中的陆金所控股:更难的事,更稳的路

转折中的陆金所控股:更难的事,更稳的路

新金融琅琊榜 1 年前
转折中的陆金所控股:更难的事,更稳的路-独角金融官网

相对更重的模式同时意味着更高的弹性,当经济形势好转,信用风险拐点来临,也会很快在陆控的业绩上体现出来。

作者:董云峰

编辑:叶冬


2013-2023年,中国新金融走过了第一个十年。此间,从百花齐放到大浪淘沙,成千上万家平台起高楼尔后楼塌了,最终得以幸存的企业,寥寥无几。


陆金所控股(简称“陆控”)是其中之一。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它经历了多次重大转型:从全球最大P2P,到一站式财富管理平台,再到将发展重心转向小微信贷,以及拓展持牌消费金融业务,到如今则定位于“中国领先的小微企业主金融服务赋能机构”。


从数据来看,截至2023年9月末,陆控累计服务约2000万客户,赋能的贷款余额为3663亿元。去年前三季度,陆控共为17.9万小微企业主提供了无抵押贷款服务。


转型总是伴随着阵痛。从大自然到人类社会,每一次进化或者进步,总是伴随着不断地调整、变化,而这必然会有代价,陆控也不例外。


对陆控而言,独特的客群定位与业务模式,决定了其风险暴露往往要更早、更快。然而,相对更重的模式同时意味着更高的弹性,当经济形势好转,信用风险拐点来临,也会很快在陆控的业绩上体现出来。


在当下的转折路口,陆控的抉择很坚定:做更难的事,走更稳的路。


01

坚持与聚焦


过去多年来,历经风雨洗礼,陆控的核心业务始终围绕普惠金融而展开。


依托旗下平安普惠,陆控在业内较早推出“全线上业务流程+线下咨询服务”的O2O服务模式,搭建了一支规模达到数万人的线下直销队伍;同时,为推动与资金机构的合作,陆控采用“助贷+担保”模式。


相比业内更为盛行的轻资产模式,陆控无疑要重得多。这令陆控背负着沉重的人力成本以及更高的信用风险,从一开始就与赚快钱无缘。但另一面,从获客、风控到贷后的全流程,陆控拥有坚固的护城河,在周期波动与外部环境变化之中始终屹立。


在当下,必须承认的是,金融业所遭遇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所有机构都需要适应更窄的息差、更薄的利润,以及更多的担当,而中国经济复苏的曲折性,使得信用风险将继续维持在相对高位。因此,几乎所有金融机构的业绩都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陆控选择了坚持:坚定不移推进重资产模式,牢牢守住风控底线,为长远发展夯实基石。


过去两年来,陆控不断强化自身融资担保牌照优势,持续推进“100%担保模式”,即完全由平安普惠担保进行增信,持续提升风险承担比例,助力构建银行、担保多方合力“敢贷、愿贷、能贷、会贷”小微融资支持长效机制,此举亦进一步扩大了陆控的合规优势。


陆控董事长兼CEO赵容奭此前提到,已做好向100%担保模式过渡的准备,已从融资合作伙伴获得了足够的信贷额度。他并称,陆控业务模式的转变已经获得广大合作银行的认同,有望提高收入,在中期改善陆控的盈利能力。


据三季报披露,当季度陆控(不含消费金融公司)所赋能新增贷款的风险承担比例由去年同期的21.7%上升到54.3%。同时,通过加强资产质量管控,推动风险防范和化解,三季度陆控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24.1%。


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陆控有坚持,也有舍弃。通过提前布局,陆控选择主动退出部分高风险客群和区域,战略聚焦于更具成长性的行业及小微企业。


具体而言,去年前三季度,陆控在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同时,强调融资服务结构优化,加大了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北等小微经济发达的地区的精准支持,同时聚焦制造业和涉及国计民生行业小微企业的帮扶。


诚然,这种聚焦会带来业务规模的阶段性缩水,不过新增业务的品质有望稳步提升,随着客户结构的持续更新,陆控的资产质量拐点可期,从而为业绩反转提供有力支撑。


02

拓展与布局


坚持不意味着画地为牢。陆控有守,亦有进。


在筑牢小微信贷基本盘的同时,陆控推进多元化发展战略,积极拓展消费金融业务,并立足未来逆势布局。


消费金融是我国普惠金融的一部分,加大消费信贷供给、助力居民消费提质升级,同样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基本成熟,竞争高度激烈。作为后发者,陆控旗下的平安消费金融公司于2020年成立,通过建立线上服务模式、开展网络平台合作等方式,高效触达三线及以下城市长尾客户,很快在行业里站稳脚跟。


到去年三季度,平安消费金融公司累计服务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超2500个县级行政区、近500万客户。其中,在客户分布上,三线城市及以下用户占比接近85%。


财报还显示,2023年三季度,陆控消费金融业务新增贷款206亿元,环比、同比分别增长15.3%和48.5%;截至三季度末,消费金融贷款余额累计达361亿,环比、同比分别增长9.9%、29.4%;不良率则从二季度的2.2%下降至1.9%。


随着平安消费金融公司的崛起,其业绩贡献逐步提升,为陆控发展提供了新动能。目前,平安消费金融公司在陆控新增销售中的占比已提升至三季度的约40%,在小微贷款业务短期承压时,高速成长的消费金融业务开始扮演“压舱石”的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1月,陆控宣布将收购平安壹账通银行100%股份。公告显示,平安壹账通银行是香港8家虚拟银行之一,也是香港第一家专注于中小企业提供银行服务的虚拟银行。


此番布局,是陆控凭借金融科技实力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为陆控在大湾区的未来发展增加了更多可能性。


这背后,陆控拥有超过18年数字化小微融资服务的丰富经验,精准把握各类金融机构的需求,结合对香港市场的理解,可凭借虚拟银行牌照打造创新数字化银行服务,以金融科技助力香港普惠金融,服务香港实体经济发展,助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03

科技与温度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重点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对陆控而言,普惠金融与数字金融都是其长期以来深度践行的“大文章”。相比普惠金融,陆控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并不那么显山露水。


多年来,陆控以审慎且务实的步伐,稳健推动金融科技布局落实,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积极拓宽数字普惠能力和渠道,为业务的高质量发展构建了坚实底座。


在小微信贷领域,陆控旗下平安普惠凭借“AI+O2O”服务模式独树一帜,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加速金融产品、服务模式等维度的持续创新。


以平安普惠在业内率先推出的AI视频贷款方案“行云”为例,其大幅降低了小微客户借款申请流程的平均耗时,有效减少了小微融资服务对物理场所的依赖。用户足不出户,即可在线上办理融资。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行云”已累计服务客户1572万人,客户累计获得借款2070亿元,申请流程平均耗时降低31%,断点数改善50%;去年前三季度,智能客服平台累计服务客户620万人次,智能客服平台解决率超82%。


在大模型等新技术的应用落地方面,平安普惠于去年6月上线了首个专业领域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无师”,审批特定场景准确率达90%;同时通过建设智能风险决策平台(“启明星计划”),不断完善风控技术和模型,更好地提升小微融资服务质量和效率。


此外,为实现最大化的协同效果,陆控还以科技赋能队伍的线下服务,借助大数据、GIS、模型算法等技术,打通外部数据,打造了一系列营销赋能工具,如寻客宝,可为咨询顾问提供可视化展业地图指引;销售管理驾驶舱,可为咨询顾问提供全面的经营分析支持,提供精准服务。


通过线下人工服务网络,扩展科技的边界,有助于充分发挥科技互联优势,提供“更有温度”的服务,这也是陆控的独特性之所在。


04

结语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在题为《打造韧性势在必行:在不确定时代取得成功》的报告中,麦肯锡指出,在一个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变化很快的世界,企业需要放眼未来,而非仅着眼于短期绩效和基本的组织健康。


正如陆控:在一次次的挑战面前,虽有短期业绩波动,它始终立足长远,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做更难的事,走更稳的路。


或许仍有曲折,但终将抵达。



转折中的陆金所控股:更难的事,更稳的路-独角金融官网

The End


大步迈向中特金
大行下沉,小行跌倒
银行理财,危局与变局
非存款AUM:零售转型试金石
零售银行大转折:房贷走下神坛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新金融琅琊榜):转折中的陆金所控股:更难的事,更稳的路

# 金融
0
新金融琅琊榜
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书。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独角金融网站,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

猜你喜欢

  • 官方:金融消保框架性文件,正在制定中
  • 互联网大厂小贷业绩!
  • 蚂蚁国际筹备独立上市!蚂蚁集团资本棋局为何转向?
  • 尚诚消金2024:上半年资产收缩,下半年逆转,实现净利2.41亿
  • 不良资产转让暴增,消费贷占近七成
  • 消金公司进入“拼爹时代”,二年半如何成就行业黑马?
新金融琅琊榜
22
文章
0
评论
1
获赞

相关文章

金融科技平台重回增长线
1 年前
桂林银行IPO进入辅导期,盈利水平、信贷质量略显不足
2 年前
简普科技Q2业绩:净利环比大涨956%,导流营收占比收缩
2 年前
5只基金延长募集,匠心臻选两年亏超40%,信达澳亚为何“逆势”发新?
1 年前
这家呼叫中心惨遭上市公司“抛弃”,电销、客服和催收为主营业务
2 年前
7年IPO对赌迎终局!国融证券大股东败诉,投资方能顺利拿到回购款吗?
1 年前

热门标签

中国人寿 二手车 互金观察 企业 保险 保险行业 信托 信贷 债券 债市观察 公募基金 公司 券商 地产 城商行 基金 字节跳动 恒大 房企 投资 抖音 携程 活动 爆雷 理财 瓜子二手车 碧桂园 私募 私募基金 网贷 证券 证券机构 贷款 远洋 金科股份 金融 金融机构 银行
Copyright © 2025 独角金融官网 京ICP备18020594号-5
友情链接: 野马财经 中新经纬 云掌财经 泡财经 金融虎 罐头图库
现在登录
  • 首 页
  • 资 讯
    • 银 行
    • 证 券
    • 基 金
    • 保 险
    • 债 券
    • 互 金
    • 理 财
    • 观 察
    • 视 点
  • 活 动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