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刘莹 编|李亚
薪酬最高的“打工皇帝”为一家小型寿险公司——和泰人寿,其董监高的最高薪酬高达692万元。

随着各非上市险企纷纷披露2023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一向备受外界关注的高管薪酬也浮出了水面。
目前已有92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披露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但在披露了董监高薪酬的险企中,只有一部分公司仅披露薪酬总额、未披露最高薪酬,或仅披露相关薪酬金额区间。
数据显示,薪酬最高的“打工皇帝”为一家小型寿险公司——和泰人寿,其董监高的最高薪酬高达692万元,不过,和泰人寿2023年净利润亏损5.70亿元。人身险方面,最高薪酬花落和泰人寿与招商信诺人寿,两者分别为692万元、534.6万年薪;财险方面年薪高于500万元的为利宝保险、美亚财险,最高年度薪酬分别为648万元、500-1000万元之间。
9家险企董监高最高薪酬超500万元,
外资合资险企占比居多
从最高薪酬来看,有9家保险公司董监高年薪超过500万元。
9家保险公司分别为和泰人寿、利宝保险、招商信诺人寿、信泰人寿、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美亚保险、中宏人寿、信美人寿、横琴人寿,最高薪酬获得者包括5位董事、4位高管(其中2家保险公司未列明最高薪酬归属者)。其中,利宝保险和美亚财险为财险公司,其他7家为人身险公司。

具体来看,人身险方面,和泰人寿以692万元最高年薪位于第一,其次是招商信诺人寿,最高薪酬为534.6万元。横琴人寿董监高最高薪酬在500万元-600万元之间,信泰人寿、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中宏人寿、信美人寿董监高最高薪酬则是在500万元-1000万元之间。
财险方面,董监高年薪高于500万元的为利宝保险、美亚财险,最高年度薪酬分别为648万元、500-1000万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9家险企中,仅信泰人寿股权结构中无外资身影,其余险企均有外资参与。也就是说,同国资或民营险企相比,一些合资、外资公司董监高工资相对更高,最高薪酬获得者大多来自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占比过半。此外,从上述数据来看,人身险董监高的最高薪酬比例远远要高于财险。
和泰人寿净利亏损6亿元,
5家高薪酬险企盈利下滑
《险企高参》发现,薪酬最高的“打工皇帝”和泰人寿2023年净利润亏损5.70亿元。除此之外,在9家最高薪酬超过500万元的非上市险企中,有一半在2023年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具体来看,和泰人寿、利宝保险、招商信诺人寿、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中宏人寿5家险企2023年分别实现净利润-5.70亿元、0.26亿元、4.02亿元、3.97亿元、4.02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4.81亿元、-0.19亿元、-2.72亿元、-3.21元、-0.56亿元。
仅只有美亚保险和信美人寿净利润并未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两家险企2023年分别实现净利润2.98亿元、0.57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0.82元、0.19亿元。
高管面临严格绩效考核标准,
近四成保险营销员月薪过万
从数据上看,大部分保险公司高管薪酬都集中在100万-500万的区间内。然而,高薪的光环背后,这些高管也面临严格的绩效考核标准。
《保险公司薪酬管理规范指引(试行)》显示,保险公司应当根据公司财务状况、经营结果、风险控制等多种因素,合理确定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薪酬水平;不得脱离国情、行业发展阶段和公司实际发放过高薪酬。绩效薪酬应当控制在基本薪酬的3倍以内,目标绩效薪酬应当不低于基本薪酬。
此外,部分保险公司也会设定长期激励计划或按照地方相关要求制定薪酬及考核要求。紫金财险表示,公司领导班子的薪酬按《江苏省省管金融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执行。招商信诺人寿则是公司高管参与公司长期激励计划,但是否能获得长期激励授予以及长期激励最终行权数额并非取决于员工与公司某一年的绩效,而是公司在一段时期内的绩效。
险企董监高的高薪羡煞旁人,与之相比普通员工的工资却是天差地别。
据《2023中国保险中介市场生态白皮书》,2023年月收入过万的保险营销员已近四成,具体占比38.47%。具体来看,月收入1万-2万元的占比由16.10%提高至20.76%,2.0万元以上的占比由9.20%提高至17.71%。
尽管这一数据与以往相比具有较大提升,但由于近年代理人大量流失,月入过万的营销员整体数量并未实现大规模增长。
据统计,自2019年年初开始,保险业职工人数已连续四年下降,且从趋势上看并没有减弱。数据显示,2022年末保险业职工人数已经仅剩111万,较2018年的顶峰124万,减少超13万人。

“险企高参”提供最具洞见的行业参考,致力于让保险人看得更远。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险企高参):“打工皇帝”竟出于此?!去年9家险企董监高年薪超500万,合资外资薪酬更高;普通员工月薪仅四成过万…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独角金融网站,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