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金融官网 独角金融官网
  • 首 页
  • 资 讯
    • 银 行
    • 证 券
    • 基 金
    • 保 险
    • 债 券
    • 互 金
    • 理 财
    • 观 察
    • 视 点
  • 活 动
  • 关于我们
  • 登录
首页 银行 高管“换血”,“老将”辞职!8.8万亿浦发银行还差一位新行长

高管“换血”,“老将”辞职!8.8万亿浦发银行还差一位新行长

独角金融 1 年前

高管“换血”,“老将”辞职!8.8万亿浦发银行还差一位新行长

作者 | 郑理

来源 | 独角金融


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资产规模近9万亿的浦发银行经历了密集“换血”,包括董事长、行长、副行长、监事会主席在内的“董监高”被调整,新任干部均为“空降”,换血力度空前。

新春伊始,万物复苏。就在浦发银行董事长张为忠任职资格获监管批准将满一个月之时,浦发银行3月5日公告显示,因工作原因,该行拟任的独立董事万建华向董事会递交辞呈,辞去独立董事职务,辞职自辞呈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这意味着,万建华未正式上任就已辞职该职务。

万建华具体因何种工作原因导致提交辞呈?对此,浦发银行称,万先生已经68岁,辞职拟任的独立董事工作主要是年龄的原因,万先生本身还在工作,很难顾及独立董事的工作,这也是暂时辞去了这一职务的原因,因此并不存在复杂的因素。

独董的任职不存在到龄退休,也没有年龄上的限制。从该行5名独立董事的年龄看,最高的一位是1954年出生的蔡洪平。

2023年,是浦发银行“三十而立”之年。“新掌舵人”张为忠却面临着经营、净利润双降、市值下滑等考验。随着“董监高”密集调整,浦发银行能否重拾昔日“对公之王”的金字招牌?


1

未上任先辞职

万建华被浦发银行董事会提名为独立董事,是在2022年5月27日,同年6月17日在股东大会上获得高票通过。如今,已经过去20个月,万建华却提交了辞呈。
早在2023年4月14日,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复,核准叶建芳浦发银行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这也是该行最新的一次独立董事获监管核准的批复,在此之前 的2023年1月20日,孙立坚的任职资格公告获批。
实际上,叶建芳、孙立坚以及万建华,是在同一时间内被提名为浦发银行独董,并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如今除了万建华,其他两位的独董已正式上任履职。
此外,该行半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浦发银行总计有5位独立董事,还包括蔡洪平、孙立坚、王喆、吴弘。
高管“换血”,“老将”辞职!8.8万亿浦发银行还差一位新行长图源:半年报
除了上述的独立董事名单外,根据2023年半年报披露,在2023年6月28日的股东大会上,浦发银行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独立董事的议案》,选举魏先华为该行独立董事, 其董事任职资格尚需核准。当魏先华任职资格获批后,意味着该行又有新的独董加入。
1956年出生的万建华,今年68岁,是金融圈的“老将”,在业界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曾掌舵多家金融机构。
上个世纪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万建华曾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1993年加入招商银行后,先后担任总行副行长、常务副行长。
2001年,万建华主持筹建中国银联,为首任中国银联董事长、总裁。2007年担任上海国际集团总裁。2010年9月-2015年,担任国泰君安证券公司董事长。2014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证通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
被提名浦发银行独立董事时,万建华担任长城基金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申港证券独立董事、上海新南洋昂立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2023年4月14日,证监会就《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办法》中特别提到:“独立董事原则上最多在三家境内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并应当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有效地履行独立董事的职责。”

2

高管“换血”

资产规模近9万亿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浦发银行曾在去年上演了中国银行业罕见的人事大调整。
2023年9月7日下午,浦发银行召开会议宣布了一系列人事调整:免去郑杨浦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免去潘卫东浦发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职务,免去陈正安浦发银行党委副书记职务。郑杨和潘卫东调任他职。
浦发银行同时宣布任命:建设银行原公司业务总监张为忠为浦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浦发银行副行长、首席风险官刘以研为浦发银行党委副书记,上海市金融局原副局长赵万兵为浦发银行党委副书记,上海市国资委原副主任康杰为浦发银行副行长。
2月7日,张为忠董事、董事长任职资格获得监管核准;2月23日,赵万兵的董事任职资格获批。
公开资料显示,张为忠1967年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庄河石城乡,1989年考取辽宁师范大学,1993年毕业后被留校工作,先后任校长办公室秘书科长兼法学讲师、出版社办公室主任。
两年后的1995年9月,张为忠被调入中国建设银行大连市分行。张为忠从市场开发处科员做起,到监察室副主任、监察室主任、办公室主任,直至中国建设银行大连开发区分行行长,只用了13年。
2008年8月,张为忠升任大连市分行总审计师,3年后,张为忠被提升为中国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总审计师,在行业积累了多年丰富工作经验后,其职业生涯进入快车道。5年后,他再度被提升为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副行长、纪委书记,从进入中国建设银行(601939.SH)到成为建行的一名省分行领导,张为忠用了18年。
2013年后,张为忠的建行生涯同样顺风顺水,先后担任中国建设银行小企业业务部副总经理、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业务总监等职务。在张为忠的大力推行下,中国建设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接近3万亿元,占全行贷款比重的12.8%,成为市场上普惠金融供给总量最大的金融机构。
有银行业资深人士此前表示,张为忠在建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公司业务总监任上时,带领团队将普惠金融业务做到行业第一,“惠懂你”App已经成为行业标杆。
根据财报,截至2023年6月末,建设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较2022年末增加5124亿元,达到2.86万亿元,增幅21.79%;普惠金融贷款客户294万户,较上年末增加41.69万户。
张为忠在中国建设银行已经深耕了28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银行业“老兵”。正式接任浦发银行董事长一职后,他能否提升业绩水平?成为银行业关注的焦点。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已被免去浦发银行党委副书记的陈正安,也于3月5日公告辞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提名与薪酬考核委员会委员的职务,其辞职为年龄原因。陈正安出生于1963年,今年已经超过60岁。
去年9月初,原行长潘卫东辞任后,浦发银行的经营管理工作由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副行长刘以研主持。

3

新高管如何高质量奔赴?

含着金汤匙出生在上海的浦发银行,辉煌时,有过“对公之王”的美誉,业绩一度与“零售之王”招商银行以及“同业之王”兴业银行不相上下。
高管“换血”,“老将”辞职!8.8万亿浦发银行还差一位新行长图源:罐头图库
但近几年公司战略的调整,人才流失严重,导致综合经营能力稍有落后。这一切还要追溯到2017年的成都分行案。
根据银监会通报,彼时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由此也揭开了该分行长期“零不良”的假象,事件最终遭到四川银监局对该分行开出的4.62亿元罚单,且内部问责近200人。
此后,浦发银行开始向零售转型,在零售爆出的一系列问题后,又开始向金融科技转型,但效果并不理想。加上管理层的变动,影响了业务发展。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浦发银行资产总额8.8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36.9亿元,增长1.19%;该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28.15亿元,同比减少108.65亿元,下降7.56%;归母净利润279.86亿元,同比减少124.76亿元,下降30.83%。
高管“换血”,“老将”辞职!8.8万亿浦发银行还差一位新行长图源:三季报
银行高管又是如何看待这份“成绩单”的?
在浦发银行召开的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针对净利润下滑幅度较大的原因,该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谢伟表示,效益指标阶段性下滑,主要是内外部因素叠加影响。
营收的下降,离不开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拖累。在利息净收入方面,因货款市场利率水平处于低位,同时受存量贷款重定价影响,导致息差收窄,净收入下降。
前三季度,浦发银行净息差为1.43%,同比下降0.27个百分点,而在2018年,该行的净息差还在1.94%,在A股9家股份行中排名第三,如今排名滑到了末位。
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利息净收入与中间业务收入也不理想。前三季度该行利息净收入905.45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68.17%,同比下降2.54个百分点;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96.33亿元,同比减少25.5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4.78%,同比下降0.66个百分点。
2020年至2023年9月7日前,是浦发银行业绩下行的三年,也是郑杨、潘卫东搭档“掌舵”。面对下滑的业绩,浦发银行新官又该如何扭转这样的局面?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面对业绩的下滑,浦发银行可采取以下措施来扭转局面:调整业务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寻找新的增长点,例如在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等方面加大投入。其次,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提高资产质量。
在提高服务质量上,“该行可以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提升品牌形象和客户满意度”。柏文喜还称,在加强内部管理上,继续优化组织架构,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管理效率和执行力,降低运营成本。
第三季度,该行继续发力绿色金融、科创金融、投资银行、财富管理、交易银行、资产托管等业务。
绿色金融方面,截至三季度末,浦发银行绿色信贷余额5005亿元,较年初增长17%,居股份制同业前列。
科创金融方面,截至三季度末,该行服务科创企业超5万户,科创企业贷款余额超5000亿元,较年初增长23%,服务超70%科创板上市企业。
投行业务方面,聚焦新基建、新能源、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重要产业链供应链企业,截至三季度末,该行主承销各类债券金额5019.97亿元,并购贷款余额1812.89亿元。
交易银行方面,供应链核心客户达1535户,上下游供应链客户数达19422户,汽车金融上下游客户数达2,783户,跨境人民币收付业务量7477.71亿元。
财富管理方面,个人客户(含信用卡)达1.54亿户,个人存款余额13576.85亿元。零售智能化方面,零售手机银行MAU增至2960.6万户,较年初增加17%。
2024年银行已经紧锣密鼓地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地实施,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期待浦发银行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百舸争流,争奇斗艳,重拾“对公之王”的荣光,在银行业历史画卷上,续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高管“换血”,“老将”辞职!8.8万亿浦发银行还差一位新行长-独角金融官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独角金融原创作品,转载或引用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及作者!未经允许擅自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独角金融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高管“换血”,“老将”辞职!8.8万亿浦发银行还差一位新行长-独角金融官网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独角金融):高管“换血”,“老将”辞职!8.8万亿浦发银行还差一位新行长

# 金融
0
独角金融
致力于涵盖银行、保险、信托、券商、基金、期货互联网金融等大金融领域的报道,以独家视角观察金融,拆解市场,穿透迷雾。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独角金融网站,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

猜你喜欢

  • 中原银行ROA降至0.26%,旗下村镇银行还2.75%高息揽储
  • 华通银行连续下调存款利率还有2.5%,联合助贷平台发放“高利贷”
  • 厦门银行起诉“东北前首富”,还有5家银行排队追债东方集团
  • 渤海银行2024年消费贷不良率12.37%,零售业务亏27.87亿,投资收益支撑盈利能否持续?
  • 四大指标逆势增长,郑州银行凭的是什么?
  • 天津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五连降,入股捷信消金能否成为突破口?
独角金融
致力于涵盖银行、保险、信托、券商、基金、期货互联网金融等大金融领域的报道,以独家视角观察金融,拆解市场,穿透迷雾。
182
文章
0
评论
1
获赞

相关文章

动用5亿隐秘炒股4年,背后胡润富豪已沦为“老赖”
2 年前
蚂蚁消金迎来新高管:副总经理和首席风险官林嘉南任职资格获批!
1 年前
远洋集团暂停支付所有境外债,流动资金面临“三座大山”
2 年前
三只产品半年亏损超33亿,睿远基金能否再续昔日“传奇”?
2 年前
出资500亿“抄底”A股?两大保险巨头罕见联手
1 年前
7年IPO对赌迎终局!国融证券大股东败诉,投资方能顺利拿到回购款吗?
1 年前

热门标签

中国人寿 二手车 互金观察 企业 保险 保险行业 信托 信贷 债券 债市观察 公募基金 公司 券商 地产 城商行 基金 字节跳动 恒大 房企 投资 抖音 携程 活动 爆雷 理财 瓜子二手车 碧桂园 私募 私募基金 网贷 证券 证券机构 贷款 远洋 金科股份 金融 金融机构 银行
Copyright © 2025 独角金融官网 京ICP备18020594号-5
友情链接: 野马财经 中新经纬 云掌财经 泡财经 金融虎 罐头图库
现在登录
  • 首 页
  • 资 讯
    • 银 行
    • 证 券
    • 基 金
    • 保 险
    • 债 券
    • 互 金
    • 理 财
    • 观 察
    • 视 点
  • 活 动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