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九月 编| 李亚
中邮人寿2023年净利润巨亏114.7亿元的背后,究竟都发生了什么?
近日,“银行系”险企一哥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邮人寿)又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邮政老将卖保险年亏百亿#话题冲上热搜榜单,引发网友热议。
中邮人寿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3年实现保险业务总收入1098.66亿元,同比增长20.16%。与保费收入大相径庭的是,2023年中邮人寿净亏损114.7亿元,在76家寿险公司中暂市位列第一,亏损几乎相当于公司成立以来净利润总和的两倍。
中邮人寿巨亏114.7亿元的背后,究竟都发生了什么?
准备金折现率和投资收益不及预期,
2023年净亏损115亿元
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中邮人寿2023年总资产达到4820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保险业务总收入1098.66亿元,同比增长20.16%。与此同时,其新业务价值达到了82.7亿元,同比增长16%;新单负债成本率同比压降18个BP,降至4%以下。
不过,2023年中邮人寿净利润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净亏损114.7亿元,在76家寿险公司中暂市位列第一。
中邮人寿回应称,亏损主要是受准备金折现率和投资收益不及预期的影响。2023年,因准备金折现率就直接减少了中邮人寿利润112.1亿元;同时,受资本市场不及预期等多因素影响,公司在持续优化资产配置过程中,投资收益出现了较大的净值波动,阶段性低于预期目标,需要进一步平衡短期波动和长期布局。
近年来,受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以及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险企尤其寿险公司难以进入盈利期。在非上市险企中,中邮人寿于2023年率先切换新会计准则,成为行业首个分步实施新会计准则的非上市险企。会计准则调整之后,金融资产“三分类”导致保险公司将金融资产计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比例增大,投资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表的影响被放大。由此,中邮人寿因准备金折现率就直接减少了112.1亿元的利润。
而在投资收益方面,2023年中邮人寿实现投资收益率2.7%、综合投资收益率3.01%。而中邮人寿近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为4.99%、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为3.37%。
业务渠道单一,
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占比超九成
事实上,中邮人寿的盈利早在2022年就已面临着一定压力。
年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中邮人寿亏损26亿元,第四季度“由亏转盈”实现净利润30亿元,全年才有近4亿元的盈利。相比较以往,其2022年盈利能力已下滑不少。
2014年至2022年8年期间,中邮人寿一直保持盈利。年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23亿元、3.53亿元、2.35亿元、3.8亿元、4.98亿元、17.25亿元、13.16亿元、14.03亿元、3.97亿元,合计63.3亿元。直到2023年,中邮人寿亏损114.68亿,相当于亏损这8年的两倍数额。
作为背靠中国邮政5万多个营业网点的“银行系”险企,中邮人寿一向备受行业关注。自成立以来,中邮人寿保费规模保持稳步增长,保费收入从2012年的145亿元突破到2018年的500亿元,2023年保费收入更是达到千亿的优异成绩,是继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新华人寿、太平人寿、人保寿险“老七家”寿险公司之外,第七家保费规模破千亿的险企。
可以说,中邮人寿的保费收入几乎全部来自银保渠道。2022年,中邮人寿保费收入914亿元,而银保渠道总保费达908亿元,占比高达99%;团险渠道总保费6.3亿元,同比增长92.3%,占比仅0.7%。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中国邮政给中邮人寿带来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和分销网络,但也导致了其业务渠道单一的问题。对此,中邮人寿也一直在尝试开拓其他渠道。
2023年第四季度,中邮人寿产生两笔重大投资,新增两家子公司。其中,出资5亿元成立的全资控股子公司中邮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批开业,成为行业第34家保险资管公司;通过股权加债权的方式受让并持有项目公司北京昆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总投资金额42.56亿元。
2022年1月友邦保险入股中邮人寿,中邮人寿注册资本从215亿元增加至286亿元,友邦保险认购新增注册资本71亿元。增加注册资本和股东后,中国邮政集团持股比例为38.2%,仍为中邮人寿第一大股东;友邦保险持股比例为24.99%,成为中邮人寿第二大股东。
强强联合,
“银行系”险企“增收不增利”顽疾难解
友邦保险入股中邮人寿后,国内最大的“银行系”险企和国际知名的人寿保险集团的“联姻”,被视为是强强联合。业内人士认为,友邦保险在个险渠道优势明显,双方结合可以帮助中邮人寿拓宽销售渠道,推进价值转型。
不久前,中邮人寿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总经理李学军对公司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进行部署,提到要提速推进主渠道赋能,站稳银邮“主阵地”;稳步发展新渠道业务,拓宽业务“加油站”。
2023年,中邮人寿推进康养业务破局,建设“保险+服务”生态,与通用健康、通用康养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着力构建“一主多辅”多元渠道发展格局,邮银主渠道业务规模和价值均创历史新高,期交新单保费389亿元,同比增长24%。与此同时,2023年其银保外拓、团险、中介渠道共计实现新单保费54亿元,一年时间新渠道新单保费占比超过10%。
不过总体来看,其新渠道建设效果尚未明显,银保渠道占比依旧较高。
《险企高参》发现,不仅仅只是中邮人寿,近年来“银行系”险企普遍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除了中邮人寿外,2023年建信人寿、中信保诚、光大永明的净利润也都实现亏损,分别亏损为42.99亿元、8.27亿元、6.84亿元。此外,建信人寿保费收入和净利润更是实现“双降”。
报告显示,2023年10家银行系险企共揽保费3642.9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19%。与此同时,10家银行系险企有4家亏损,合计实现净亏损172.8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保险公司“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在“银行系”寿险中较为普遍,主要是公司过于依赖银行销售渠道所导致的,与银行渠道的客户群体和产品结构有关。
“险企高参”提供最具洞见的行业参考,致力于让保险人看得更远。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险企高参):4800亿银行系险企巨亏百亿背后:准备金折现率、投资收益受损;银保渠道占比99%,强强联合业务渠道单一难题何解?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独角金融网站,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