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金融官网 独角金融官网
  • 首 页
  • 资 讯
    • 银 行
    • 证 券
    • 基 金
    • 保 险
    • 债 券
    • 互 金
    • 理 财
    • 观 察
    • 视 点
  • 活 动
  • 关于我们
  • 登录
首页 基金 交银施罗德怎么了?

交银施罗德怎么了?

探长读财 1 年前
交银施罗德怎么了?
上周,基金圈里盛传,北京上海多家公募基金被异地证监局驻场检查,其中包括沪上某5字公募基金公司,有消息称,该公司基金经理等主要人员被要求不得离开上海,公司原定的午餐会也被取消。微博上也有不少金融圈内人士指出,传言中的沪上公募是指交银施罗德。截至目前,交银施罗德并没有对这一传闻进行回应。
上周末,众多权威媒体陆续确认了多家基金公司被异地证监局驻场检查的消息。25日,监管部门公开回应称,此次是常规例行检查,并非突击检查,实施异地交叉检查也是惯常操作,是依法从严监管市场的重要举措之一。不过,监管部门没有披露接受检查的具体基金公司名单。
实际上,监管部门对基金公司驻场检查并不罕见,这次之所以刷屏,一个原因是此次为异地监管部门派人检查,表明检查不是形式主义,不是走过场,透露出从严监管信号;其次,过去三年资本市场较为动荡,公募基金业绩普遍不好,大量基金投资人亏损严重,对基金公司看法较为负面;而基金公司偶尔爆出的一些高薪、桃色新闻、违规行为也让投资人积蓄了不少怨气和情绪。
那么,卷入此次传闻的交银施罗德是不是“躺枪”呢?
交银施罗德基金成立于2005年,是老牌公募之一,股东包括交通银行、施罗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中国国际集装箱海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5%、30%、5%。
截至目前,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规模为4962.49亿元,历史高点出现在2022年6月末,为5881亿元,规模降幅约16%。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交银施罗德非货基金规模2998.36亿元,在公募基金中排名第16位。
天天基金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交易施罗德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下降较猛。2019年6月末至2021年末,交易施罗德混合型基金规模从460亿元一路增长至2417亿元,膨胀了4倍以上。但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混合型基金规模一路下跌,截至2024年2月5日,混合型基金规模为1355亿元,缩水1062亿元。
目前,撑起交银施罗德规模大旗的是债券基金(1526亿元)和货币性基金)1874亿元)。指数型基金方面,交银施罗德过去几年发展的一般,2022年一度超过200亿,但2023年9月末又跌至90亿。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交银施罗德开始发力指数基金,目前规模快速增长至275亿元,但在头部基金公司中,交银施罗德的指数基金规模仍然处于后排。
背靠交通银行这棵大树,交银施罗德原本拥有得天独厚的渠道优势,但过去这些年其发展得并不太顺利,尤其是近三年,用大起大落形容不为过,背后原因是公司投研力量不足,热衷于打流量牌,塑造所谓的“网红基金经理”吸引投资人,没想到遭遇市场波动,业绩惨败,大量投资者逃离。
最典型的莫过于“交银三剑客”-王崇、何帅、杨浩,这三名崛起于2016年熊市的基金经理,在2018年-2021年得到公司力推,加上此前几年业绩不菲,迅速出圈,管理规模一路飙升。巅峰时刻,王崇、何帅、杨浩的管理规模合计接近1000亿元,约为交银施罗德主动权益基金总规模的40%。
王崇管理规模最高时348亿元,截至去年末只有145亿元,缩水58%;何帅管理规模最高220亿元,到去年末剩下141亿元,缩水36%;杨浩最惨烈,管理规模最高370亿元,去年末只剩下64亿元,降幅83%。
交银施罗德怎么了?-独角金融官网
“造星”上规模致基金经理抑郁?
明星基金经理规模崩塌,主要原因是产品业绩惨淡。
以“三剑客”中管理规模曾经最大、风格也最激进的杨浩为例,他的崛起和倒下一样迅速。2022年9月末,在市场不断下行时杨浩同时辞去了交银内核驱动混合基金和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其产品仅剩下代表作交银新生活力灵活配置混合。

这两只基金都是交银施罗德在2020年市场最火热时为杨浩量身打造的爆款产品,其中交银内核驱动混合2020年1月8日发行当天即售罄,且募集规模超过500亿,而原计划募集规模上限为60亿。同期,交银施罗德为杨浩安排的另一只基金-交银科税科技创新混合,募集规模上限为10亿,同样大比例超募。


但是,交银施罗德勉强将杨浩推成明星基金经理的代价惨重。交银内核驱动混合上市后,规模从60亿一路上涨到2021年3月末的132亿。但是,规模上涨的同时,产品业绩却不给力。2021年,交银内核驱动混合净值下跌15%,2022年下跌27.50%。业绩下跌引来投资人用脚投票,到2021年9月末,基金管理规模迅速缩水至57.51亿元。


交银施罗德怎么了?-独角金融官网


更糟糕的是,交银施罗德无节制的上规模,将一位原本优秀的基金经理逼成了忧郁症患者。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21年9月8日报道,杨浩管理的两只产品—交银新生活力、交银内核驱动—同时发布公告称,将增聘基金经理,而背后原因或与杨浩疑似患上抑郁症有关。


交银施罗德怎么了?-独角金融官网


杨浩管理的三只基金,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交银新生活力、交银内核驱动在2021年2月净值创出新高后,便一路下跌,管理规模也受到极大影响。尤其是,杨浩重仓的爱股芒果超媒、绝味食品、顺丰控股等股票,自2021年年初一直下跌,对杨浩的信心打击亦比较大。


假如交银施罗德不在高点时给杨浩拼命发产品上规模,杨浩是否就能逃过抑郁的悲惨处境?这很难说,但交银施罗德在这场利用网红基金经理扩大规模的游戏中,无疑是最大获利者。根据天天基金数据,交银内核驱动混合在2020年-2022年间累计为基民赚了1.9亿元,但是,这只成立时规模近60亿,规模最高达到130亿元的基金,2020年-2022年的管理费就收取了3.2亿元,折算下来,基民买入这支产品完全是为交银施罗德做贡献。


9年投资勉强跑赢国债收益率


过去三年,王崇的表现也不佳。以王崇的代表作交银新成长混合为例,从2014年至今已经长达10年,虽然标榜任期回报278.73%,但近三年在规模处于历史高位时回报糟糕,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净值涨幅分别为3.67%、-15.08%、-14%。自2015年-2023年,交银新成长混合累计实现净利润25.16亿元,其中,主要利润都是在2019年和2022年实现的。但是在该基金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后的四年里,仅2020年赚钱,2021年-2023年基本都是亏损(2021年以平均142亿的管理规模赚了0.98亿元,连余额宝都没跑过)。


从长期价值投资的角度讲,交银新成长混合到底帮投资人赚了多少钱呢?探长统计了一下,2015年-2023年末,交银新成长混合累计实现净利润25.16亿元,期间其管理规模从4.2亿元一路飙升至最高163亿元,10年期国债过去9年的平均无风险收益率为3.1%,按此计算,交银新成长混合过去9年如果全部购买10年期国债的话,累计收益率也有16亿元,仅比王崇忙碌9年的主动管理收益少9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交银新成长混合跑赢10年期国债的代价是投资人支付了巨额的管理费。按年均1.5%的管理费用计算,过去9年,交银新成长混合累计向交银施罗德支付管理费8亿元。
交银施罗德怎么了?-独角金融官网
何帅的业绩比王崇还惨,他管理的4只基金近两年跌幅都在24%-33%之间,尤其是2021年高位发行的基金交银瑞和三年持有期、交银阿尔法核心混合C、交银持续成长主题混合C,净值跌幅都超过30%,最高的达36.3%,彻底把投资人套牢。
有投资人在天天基金发图称,买了交银阿尔法核心混合A,持有1000多天,收益为-30.91%。对于秉持长期投资理念的基民来说,如此惨烈的收益确实是巨大打击。交银施罗德一直呼吁基民价值投资、长期投资,但对持有3年以上的投资者,给予的回报如此糟糕,责任在谁呢?市场行情近两年走势不佳固然是主要因素,但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是否该反思,在高位滥发大量基金,吸引投资者高位入场,是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是否存在为了上规模、赚管理费而漠视了投资者利益保护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交银瑞和三年持有期2022年3月募集规模31亿元,最高时40亿,如今剩下30亿,两年时间亏了10亿。交银阿尔法核心混合C2021年末募集,最高时达6亿元,2023年末剩下1.93亿元,减少68%。投资人的损失是实实在在的,但交银施罗德在这两只产品上1.5%的的管理费并没有减少或停止收取。
从这两年基金净值走势看,何帅基金就是靠吃过往业绩的老本,要扭转不利趋势恐怕只能等大盘走好,也难怪很多投资人在东方财富交银施罗德基金讨论区抱怨连连,甚至有的基民呼吁何帅有必要出来解释一下,为何净值一直跌跌不休?
交银施罗德怎么了?-独角金融官网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探长读财):交银施罗德怎么了?

0
探长读财
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书。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独角金融网站,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

猜你喜欢

  • 景顺长城基金痛失权益“老将”,火速集结 “黄金战队”接棒
  • 民生加银九年老将蔡晓“迷失”:在管五只产品四只浮亏
  • 多只产品规模迷你现清盘隐患,金信基金提拔多位“菜鸟”基金经理引质疑
  • 新华基金赖庆鑫旗下基金换手率高达571%,自成立以来在管基金亏40.98%
  • 解聘总经理提案遇阻,江信基金董事会 “明争暗斗” 何时休?
  • 海富通基金董事长再换人!和华安基金的合并大戏何时上演?
探长读财
52
文章
0
评论
0
获赞

相关文章

SkyReels-V2开源:突破视频生成技术边界,开启无限时长电影生成新时代
4 周前
新晋显眼包“大宗商品”那些事儿
1 年前
2024年Emeritus斯坦福硅谷夏令营圆满结营,去硅谷体验不一样的夏天!
7 月前
超60%保险业务员月入不足一万 本科以上学历占比四成
2 年前
黄红云和金科的“接盘侠”长城国富什么来头?
1 年前
业绩倒退,资产承压,内控拖后腿,新掌门人曾涛能否带领大连银行走出泥潭?
4 月前

热门标签

中国人寿 二手车 互金观察 企业 保险 保险行业 信托 信贷 债券 债市观察 公募基金 公司 券商 地产 城商行 基金 字节跳动 恒大 房企 投资 抖音 携程 活动 爆雷 理财 瓜子二手车 碧桂园 私募 私募基金 网贷 证券 证券机构 贷款 远洋 金科股份 金融 金融机构 银行
Copyright © 2025 独角金融官网 京ICP备18020594号-5
友情链接: 野马财经 中新经纬 云掌财经 泡财经 金融虎 罐头图库
现在登录
  • 首 页
  • 资 讯
    • 银 行
    • 证 券
    • 基 金
    • 保 险
    • 债 券
    • 互 金
    • 理 财
    • 观 察
    • 视 点
  • 活 动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