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金融官网 独角金融官网
  • 首 页
  • 资 讯
    • 银 行
    • 证 券
    • 基 金
    • 保 险
    • 债 券
    • 互 金
    • 理 财
    • 观 察
    • 视 点
  • 活 动
  • 关于我们
  • 登录
首页 银行 全国性银行,市值100多亿

全国性银行,市值100多亿

新金融琅琊榜 4 月前

全国性银行,市值100多亿-独角金融官网

这是新金融琅琊榜的第六篇「协创文章」

监制:董云峰
协作:DeepSeek WindAlice


这不是玩笑话。


港股上市的渤海银行创下了一个尴尬纪录: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网点基本遍布全国主要省会及经济重要城市,1.7万亿总资产,市值150多亿港币。


所谓全国性银行,不过18家——6家国有大行与12家股份行,头部大行有着最高2万多亿的市值,而身为尾部股份行的渤海银行,不过100多亿。


银行业的分化远比我们想象中更为剧烈和残酷。


手握全国性银行牌照又如何?


01

因助贷起,因助贷落


自2020年登陆港交所之后,经历了短暂的高光,渤海银行股价一路下跌,长期徘徊在1港元左右。


2024年,在银行股迎来史诗级行情的背景下,渤海银行股价仍下跌16%左右。


渤海银行何以至此?其实,今日的窘境,早就埋下了伏笔。


2020年渤海银行上市,靠的正是助贷业务支撑短期业绩爆发,通过“年轻”“成长性”“金融科技”等概念,遮蔽了平淡的基本面。


彼时,互联网消费信贷发展如火如荼,渤海银行是全面拥抱助贷模式的“急先锋”。从2017年末到2019年9月末,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这家银行的个人消费贷余额从不到100亿增长到800亿。


好景不长,随着监管政策收紧,以及信用风险的暴露,渤海银行很快受到助贷业务的“反噬”,坏账大幅攀升,利润快速缩水。


到2024年6月末,渤海银行的个人消费贷不良率已经上升到了9.3%。2019年末,这一数字仅为0.63%。


零售神话破灭之后,这家银行原本薄弱的资产负债表被撕去了遮羞布。今时今日的局面,并没有什么意外可言。


在当时发表的《助贷撑起了渤海银行招股书》一文中,新金融琅琊榜写道:


对于任何试图发力零售业务的银行来说,单靠助贷,不可能将零售业务真正立起来。


助贷可以是一个突破口,或者一针强心剂,但也仅此而已。随着助贷被逐渐纳入监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其所带来的超额利润终将消逝。


说到底,用户究竟是谁的用户,核心风控又有几成掌握在自己手上,银行心中要有数。


02

渤海银行的基本面分析


业绩连续倒退:2021-2023年,渤海银行营业收入依次为291.94亿元、264.65亿元、249.97亿元;净利润依次为86.30亿元、61.07亿元、50.81亿元。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1.45亿元,同比增长0.48%,净利润36.97亿元,同比下降9.8%。


净息差下降:渤海银行净息差从2020年的2.35%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1.07%,影响利息净收入和整体盈利能力。


不良贷款率上升:2024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率为1.81%,较2023年末上升0.03个百分点。个人消费贷不良率从2023年末的4.44%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9.3%。


资本充足率偏低:2024年上半年,渤海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1.59%,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0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05%,虽满足监管要求,但在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


高管变动频繁:2024年6月28日进行管理层大换血,更换多位高层领导,还公开招聘三位副行长,可能影响银行稳定运营和战略执行。


内控机制:2024年8月,渤海银行苏州分行涉嫌虚开发票套取公款,暴露出内控机制的漏洞。


03

渤海银行的估值困境


1、战略迷失:全国化扩张与数字化转型的双重困境  


渤海银行的全国化布局始终笼罩在矛盾之中。在股份制银行纷纷收缩战线聚焦核心经济圈时,渤海银行却执着于"全牌照、全地域"的扩张叙事。


这种脱离成本收益考量的行政化扩张,导致其单网点存款规模仅为招商银行的1/5,单位资产运营成本高出行业均值30%。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渤海银行更显掉队。当同业通过开放银行获取数百万API客户时,渤海银行仍依赖线下客户经理队伍支撑业务增长。  


2、资产质量"灰犀牛":房地产敞口下的估值陷阱  


渤海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暗藏隐忧。截至2023年三季度,房地产相关贷款占比达28.7%,显著高于上市股份行16.2%的均值。


在房企暴雷潮中,其不良贷款率攀升至1.88%,但关注类贷款占比却高达3.15%,潜在风险暴露尚未完全出清。


更令人警惕的是,其公司贷款客户集中度连续三年超过监管红线,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达48%。  


3、盈利模式脆弱:净息差断崖式下跌与收入结构失衡  


渤海银行的盈利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2024年上半年,其净息差从2020年的2.35%跌至1.07%,在上市股份行中排名垫底,传统存贷业务增长动能彻底衰竭。


尽管非息收入增长显著,但主要依赖金融投资净收益,且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偏低,远低于头部股份行的平均水平。  


整体上,渤海银行的估值困境绝非偶然。它既未能把握住银行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又在风险防控的关键战役中屡屡失守。


当资本市场的耐心耗尽,这家曾经的“最年轻全国性股份行”不得不面对残酷现实:没有不可替代的差异化价值,即便手握全国牌照,也终将在资本市场的丛林法则中被边缘化。


04

结语


牌照不是万能的。


如今,无论整体规模、网点布局还是业务结构,尾部股份行与头部城商行正在趋同。


与渤海银行命运类似的是浙商银行,但浙商银行生在浙江,纵使历经坎坷,终究能够逆天改命。


渤海银行没有这个运气,天津银行也是。


这再次印证了那句朴素的真理:选择往往大于努力。



全国性银行,市值100多亿-独角金融官网

The End


夹缝中的股份行

找DeepSeek聊聊银行

消失的8000万张信用卡

民营银行:当国资来敲门

风流一代:银行民资大败退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新金融琅琊榜):全国性银行,市值100多亿

0
新金融琅琊榜
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书。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独角金融网站,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

猜你喜欢

  • 杭州银行2025年净利润指标增速调低10%,贷款迁徙率齐升,外资股东清仓回收125亿
  • 年报“难产”、不良率2.98%!内蒙古银行新帅三把火怎么烧?
  • 大连银行52岁“掌门人”上任
  • 成都银行「专治不服」
  • 中原银行ROA降至0.26%,旗下村镇银行还2.75%高息揽储
  • 华通银行连续下调存款利率还有2.5%,联合助贷平台发放“高利贷”
新金融琅琊榜
23
文章
0
评论
25
获赞

相关文章

把下属及其单位当作“提款机”,太平人寿原总经理张可被开除党籍!​太平系统年内多名干部被查,非法关联交易为腐败高发区…
1 年前
上半年亏了3个亿!身家380亿“资本大佬”押注的国华人寿赌对了吗?
2 年前
4434亿顺德农商行换行长,背靠美的候场4年能否敲开上市之门?
2 年前
新网银行失落的三年:两年坏账爆掉47亿,董监高集体加薪,人均薪酬达195万
1 年前
普华永道举报信冲击波,遭香港会计及财务汇报局调查!
1 年前
这家险企首任总裁人选确定?!中华联合财险王勇“空降”,前三季度净亏损超3000万元;4家“MT系”险企重获新生?
2 年前

热门标签

中国人寿 二手车 互金观察 企业 保险 保险行业 信托 信贷 债券 债市观察 公募基金 公司 券商 地产 城商行 基金 字节跳动 恒大 房企 投资 抖音 携程 活动 爆雷 理财 瓜子二手车 碧桂园 私募 私募基金 网贷 证券 证券机构 贷款 远洋 金科股份 金融 金融机构 银行
Copyright © 2025 独角金融官网 京ICP备18020594号-5
友情链接: 野马财经 中新经纬 云掌财经 泡财经 金融虎 罐头图库
现在登录
  • 首 页
  • 资 讯
    • 银 行
    • 证 券
    • 基 金
    • 保 险
    • 债 券
    • 互 金
    • 理 财
    • 观 察
    • 视 点
  • 活 动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