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金融官网 独角金融官网
  • 首 页
  • 资 讯
    • 银 行
    • 证 券
    • 基 金
    • 保 险
    • 债 券
    • 互 金
    • 理 财
    • 观 察
    • 视 点
  • 活 动
  • 关于我们
  • 登录
首页 基金 一年3名基金经理出走、2位高管相继卸任!贝莱德基金怎么了?

一年3名基金经理出走、2位高管相继卸任!贝莱德基金怎么了?

独角金融 2 周前
一年3名基金经理出走、2位高管相继卸任!贝莱德基金怎么了?-独角金融官网

作者 |郑理

来源 | 独角金融

全球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集团旗下的贝莱德基金、中国首家由外资全资控股的公募,一直备受市场关注。不过近年来,频繁的人事变动引发了业内对其本土化战略和管理能力的质疑。

9月20日,贝莱德基金公告显示,因个人原因,基金经理神玉飞卸任全部在管产品。在他任职期间,管理的贝莱德行业优选混合、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与同类基金平均收益率相比,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神玉飞的离去,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贝莱德基金人事变动的一个缩影。

自2021年6月展业以来,贝莱德基金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之路可谓坎坷。4年来,高管团队频繁更迭,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首席信息官等核心职位纷纷换人,超半数高管完成“换血”。

除了高管变动,基层团队也未能幸免。近期贝莱德集团对贝莱德基金进行人员精简,尤其针对股票基金面研究与投资团队,裁员人数虽说法不一,但无疑给公司的发展增添更多不确定性。

人事动荡的背后,是贝莱德基金的对于中国的公募市场的“水土不服”,展业4年以来,截至2025年上半年管理规模仅68亿,较2024年末的高峰期百亿规模相比,半年跌掉近40亿元。

对于这家全球资产管理巨头来说,在中国公募市场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1

从银河年化16%到贝莱德净值承压,

神玉飞的投资策略为何“失灵”?

神玉飞,是一位在基金投资领域有着丰富履历的人物,其投资生涯也颇具亮点。

他拥有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在2007年9月加入银河基金后,从最初的宏观策略研究员,到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再到基金经理,最后担任研究部管理工作,神玉飞在公募投研上也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

在银河基金任职期间,他管理的多只基金业绩表现亮眼,例如银河研究精选A在2017年至2022年3月实现了高达16.45%的任职年化回报,银河智联主题A在2015年12月至2022年3月也创造了年化14.85%的成绩。其投资策略也在这段时间逐渐成型,追求“自上而下研判行业景气度”结合“自下而上精选个股”。

一年3名基金经理出走、2位高管相继卸任!贝莱德基金怎么了?-独角金融官网

图源:罐头图库

2022年初从银河基金离职后,2023年,神玉飞加入贝莱德基金担任首席权益投资官,2023年3月开始管理基金。直到离任前其在贝莱德基金总计任职时长2年半。

神玉飞离职前所管产品分别为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贝莱德行业优选混合。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A/C成立于2021年9月7日,截至离职前,近一年以来收益率为28.07%、27.44%,成立以来收益率为-32.59%、-33.93%,累计净值为0.6741元、0.6607元。

贝莱德行业优选混合A/C成立于2023年3月28日,截至9月19日,产品近一年收益率分别为32.63%、31.96%,成立以来收益率-1.99%、-3.2%,累计净值为0.9801元、0.968元。

与近一年沪深300收益率超过40%、同类型基金收益率57.8%相比,神玉飞在管基金长期亏损,此次又清仓式卸任,让市场对贝莱德基金内部投研体系的稳定性也开始质疑,为何明星基金经理的业绩在贝莱德远不如从前?是否存在管理机制制约了其能力发展?

回顾两只基金二季度投资策略,都强调通过深入研究精选个股,追求长期稳定增值。还提到了在AH市场配置方向上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始终维持港股配置的上限,在择时方面做的判断比较准确;行业配置方面,在4月份市场下跌行情下,两只产品迅速切换到创新药、新消费和黄金等资产上,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同时,基金经理在产品中报里也总结了操作上的不足,一方面是对于具体主题参与力度不够,未能达到市场具备标签的赛道基金的净值弹性;另一方面组合市值下沉不够,未来需要加大研究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希望能够通过市值下沉获取微盘和2000指数的红利。

一年3名基金经理出走、2位高管相继卸任!贝莱德基金怎么了?-独角金融官网

图源:产品半年度报告

从持股明细看,以贝莱德行业优选混合为例,上半年该基金在创新药方面投资的个股为益方生物-U、信达生物、恒瑞医药,持仓排名分别位列第4位、第14位、第18位,区间涨跌幅分别为146.77%、114.21%、13.48%。新消费个股上持有2只股票,南极电商和水羊股份,位列第17位和20位,其中股价区间涨幅分别为-8.93%、26.7%。

可以看到,新消费板块的个股表现分化,对基金业绩的贡献有明显差距。

此外,截至上半年末,贝莱德行业优选混合、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的前十大重仓股的持仓占比分别为40.86%,41%,两只产品前十大重仓股票基本一致,重仓了4只金融、3只材料行业股票。上半年A股市场具有高波动、行业轮动快的特点,集中持仓的策略可能在市场风格快速切换时,难以迅速调整持仓结构,导致基金无法及时跟上市场变化,未能给基民带来理想的收益。

接管神玉飞两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单秀丽,来自贝莱德原中国私募团队成员,曾任贝莱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投资经理,贝莱德资本管理公司(威明顿,美国)量化风控/收益分析师。2020年11月加入贝莱德基金,也是贝莱德公募基金首只产品的基金经理之一(其他两位分别为李倩和唐华,均已离职),现任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

截至9月22日,单秀丽管理产品年化回报-8.8%,近1年、近2年、近3年回报分别为29.41%、7.36%、-21.17%,均低于沪深300表现。

一年3名基金经理出走、2位高管相继卸任!贝莱德基金怎么了?-独角金融官网

2025年9月初,她与神玉飞共管贝莱德行业优选混合。当神玉飞离职后,单秀丽开始单独管理该产品。

根据wind显示,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曾由神玉飞与单秀丽共管,其中单秀丽早在2021年9月7日产品成立时就与唐华共管,唐华离职后与神玉飞共管,此次神玉飞离职后,单秀丽与基金经理王晓京共同管理该基金。

一年3名基金经理出走、2位高管相继卸任!贝莱德基金怎么了?-独角金融官网

值得一提的是,贝莱德基金的首只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其首任操盘手是基金经理唐华,他在2024年初因个人原因离职,任职期间该基金净值跌幅高达45%。

2

一年3位基金经理离职

除了神玉飞离职外,贝莱德基金还包括基金经理李倩和杨栋也在今年纷纷离任。

一年3名基金经理出走、2位高管相继卸任!贝莱德基金怎么了?-独角金融官网

图源:罐头图库

2025年8月14日李倩离任,离任后由刘鑫和王洋接任所管产品。

李倩是一位固收“老将”,拥有近15年债券投研经验。

2021年6月,原泓德基金债券基金经理李倩在休产假期间突然离任,离职前,她已在泓德基金总计任职时间将近6年,在管基金高达11只,管理规模超200亿元,期间也逐渐成长为固收投资团队的核心人物。

李倩在泓德基金任职期间,仅有泓德泓华混合回报率为-17.58%,其余基金任职期回报均为正值,其中泓德泓富混合、泓德泓业混合两只基金期间收益率超过100%。

2021年9月,李倩加入贝莱德基金,成为其成立后首位从外部机构引入的基金经理。直到离职前,李倩在贝莱德基金任职时间接近4年。

离任前,李倩管理的产品包括:贝莱德中债0-3年政金债指数基金、贝莱德欣悦丰利债券基金、贝莱德浦悦丰利混合基金,仅贝莱德中债0-3年政金债指数基金规模接近10亿,达9.59亿,其余2只产品规模分别为0.51亿和0.64亿,合计规模刚刚超过10亿。3只产品任职回报分别为2.23%、3.43%、3.81%,但均跑输同类平均。

6月26日,贝莱德港股通远景视野混合A公告称,因个人原因,基金经理杨栋离任,这位基金经理仅在管一只产品,名称为贝莱德港股通远景视野混合A,离职前任职回报-13.22%,年化回报-4.2%。同时,新聘毕凯担任该产品的基金经理。

一年3名基金经理出走、2位高管相继卸任!贝莱德基金怎么了?-独角金融官网

图源:wind

3

引入新高管团队,

能否化解“水土不服”?

据公开信息,贝莱德基金于2020年9月成立,是中国首家外资全资控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2021年6月,公司获批公募基金业务许可证后正式开始展业。

截至上半年年末,贝莱德基金旗下有16只产品,较2024年末增加4只,合计管理规模为68.6亿元,在200家机构中排名146位,较2024年末缩水39.05亿元。目前管理规模基本接近展业第一个季度即2021年9月末66.81亿元的规模。

一年3名基金经理出走、2位高管相继卸任!贝莱德基金怎么了?-独角金融官网

图源:wind

业绩表现看,贝莱德基金近1年、近2年、近三年收益率分别为20.77%、3.68%、-18.28%,仅近一年产品业绩高于平均数的17.91%。

一年3名基金经理出走、2位高管相继卸任!贝莱德基金怎么了?-独角金融官网

从长期业绩表现看,贝莱德基金近三年收益率与平均数的8.37%差距不小。而中国证监会5月份印发了《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基金经理薪酬、基金公司收入以及基金经理考核更加强调业绩考核,而非规模考核,基金公司接下来也更加注重给投资者的长期回报,公司如何为基民发挥应有的价值,面临考验。

从在管产品数量和规模看,主动权益类基金8只,其中股票型基金2只,较2024年末增加1只,管理规模7.13亿元,混合型基金6只,管理规模30.31亿元,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合计37.44亿元;债券型基金数量8只,较半年前增加3只,合计规模31.17亿元。

一年3名基金经理出走、2位高管相继卸任!贝莱德基金怎么了?-独角金融官网

图源:wind

展业4年以来,管理的公募规模不仅未能增长,多只产品规模甚至大幅缩水。

债券类产品规模下滑严重,与2024年末相比,该类产品半年规模缩水55.67%。

《深圳商报》旗下“读创”梳理债券产品规模发现,与发行规模相比,贝莱德安睿30天持有债券、贝莱德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贝莱德欣悦丰利债券规模缩水幅度超过90%;贝莱德安裕90天持有债券、贝莱德和悦利率债规模下滑超80%;贝莱德浦悦丰利混合、贝莱德行业优选混合、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贝莱德卓越远航混合、贝莱德港股通远景视野混合、贝莱德富元添益债券、贝莱德中证A500指数增强等规模减小超50%。

虽然贝莱德基金主动权益类产品规模与2024年末相比仅减少0.09亿元,如果对比2021年9月末展业时该产品66.81亿元的规模会发现,已经缩水43.96%。

自产品上线展业2年后,贝莱德基金除了权益团队核心人物出走,高管也变更频繁。

一年3名基金经理出走、2位高管相继卸任!贝莱德基金怎么了?-独角金融官网

图源:罐头图库

其中,贝莱德基金原副总经理张鹏军、原董事长汤晓东陆续于2023年7月和同年8月离职。

贝莱德基金首任董事长汤晓东因个人原因离任。此后董事长一职空缺近半年,后由招行系背景的范华“接棒”。

公开资料显示,范华曾任招商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招银理财首席权益投资官、贝莱德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法定代表人等。

2024年2月,贝莱德基金元老级人物、原总经理张弛因个人原因离职,由公司创始成员之一陈剑接任总经理一职;同年7月,原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陆文杰因工作调整离职。

2025年2月,原副总经理洪霞因个人原因离职,6月10日加入永赢基金担任顾问。

洪霞是一位传奇”女将“,一手打造了业内顶尖的跨境品牌,主导了多个跨境金融项目。2021年贝莱德基金成立时,她作为关键人物”空降“公司,担任销售总监,主导搭建了中国零售渠道体系的建设,其操盘的首只公募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以66.81亿元的首募规模刷新外资公募纪录。2023年4月晋升为副总经理,2年后离职。

紧接着3月,陈剑因转任公司高级顾问卸任总经理。

陈剑是贝莱德基金的初创成员之一,自2020年4月加入贝莱德集团,2024年3月担任总经理。在职期间,他推动了公司包括合规稽核体系建设、公司治理等。陈剑离职后,3月14日起,由郁蓓华接任贝莱德基金总经理。

有人离职,也有新人加入或升职。

新增力量中,7月5日,刘映洲新任贝莱德基金副总经理。刘映洲曾任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现“摩根士丹利基金”)信息技术部总监、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企业服务部顾问。2023年3月加入贝莱德基金,2023年5月担任公司首席信息官,如今升任副总经理。

目前副总经理除了刘映洲,还有2022年加入贝莱德基金的杨怡,她与洪霞均在2023年4月初升任公司副总经理。

在债券类规模缩水后,贝莱德基金还引入了曾经的余额宝“管家”。

8月1日,原天弘基金经理王登峰加入贝莱德基金。据媒体报道,对于王登峰的加入,贝莱德基金表示,王登峰在本土市场有丰富经验,拥有前瞻视角和广泛行业资源,王登峰的加入有助于贝莱德基金强化固定收益平台,拓展产品体系。

王登峰于2012年5月入职天弘基金,历任固定收益研究员、基金经理。同年8月起,王登峰管理天弘现金管家货币市场基金。2013年5月,天弘基金发行了全球最大的知名的货币基金——“余额宝”,王登峰作为首任基金经理开始管理余额宝。

2023年9月,王登峰卸任在管所有基金,从天弘基金离职后,加入贝莱德建信理财,担任副总经理及首席固收投资官。如今王登峰转至贝莱德基金任职,也意味着他再次回到公募行业。

在王登峰管理余额宝10年期间,产品最高规模曾突破1.6万亿,累计收益达35%,市场一度称其为”余额宝管家“。

一年3名基金经理出走、2位高管相继卸任!贝莱德基金怎么了?-独角金融官网

图源:罐头图库

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基金经理的变动,贝莱德基金似乎要进行变革发展,同时引入王登峰,似乎在固收领域要有大动作。

2025年年初,董事长范华就任后曾公开表示,“2024年,贝莱德加快了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平台建设。”其中,贝莱德基金对投资团队进行了一些积极的调整,进一步优化风险管理方式并制定出更适合中国基金行业的考核指标,产品表现也有了稳步提升。

贝莱德近期对其中国公募基金业务团队进行组织调整。据悉,此次调整主要涉及中国区股票基本面研究及投资部门,裁员规模为“个位数”。贝莱德称,此举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团队协同效能”。

不过,外资公募转型能否成功?对此,有外资公募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外资基金在适应本土化发展时,面临品牌认知与渠道资源的双重挑战。为了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外资基金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来运作。“几家同行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把外资基金的全球投研体系与本土化平台建设相结合?如何在持续扩大规模的同时,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目前我们也在摸索中。”该人士表示。

对于这家全球资产管理巨头来说,经历了人事动荡、规模缩水与业绩不佳等挑战后,能否重拾基民信心,将是贝莱德基金未来几年面临的最大考验。

0
独角金融
致力于涵盖银行、保险、信托、券商、基金、期货互联网金融等大金融领域的报道,以独家视角观察金融,拆解市场,穿透迷雾。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独角金融网站,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

猜你喜欢

  • 华泰柏瑞沈雪峰旗下基金亏25%,曾高位持有白酒股
  • 海富通半年3只基金清盘,还有三成困在“生死线”
  • 华安基金蒋璆旗下基金3年亏37%,高位持有锦江酒店引质疑
  • 政策红利+核心资产=黄金机会?解读中证A500ETF的价值锚
  • 美女基金经理晋升“大股东”,一人撑起博道基金的“大半边天”
  • 景顺长城基金痛失权益“老将”,火速集结 “黄金战队”接棒
独角金融
致力于涵盖银行、保险、信托、券商、基金、期货互联网金融等大金融领域的报道,以独家视角观察金融,拆解市场,穿透迷雾。
206
文章
0
评论
20
获赞

相关文章

万能险结算利率或再遭调降?!传数家寿险公司接监管窗口指导, 6月起不得超过3.8%;2024险企“开门红”还能“红”吗?
2 年前
万亿保险巨头新华保险再换帅!已四年四换董事长
2 年前
鹏扬基金邓彬彬深陷亏损“泥潭”,重仓华友钴业被基民质疑高位接盘
1 年前
卷疯了!有银行推出“一元贷”,半年利息仅1元
9 月前
400亿锡商银行迎新“掌舵人”!
3 月前
大反转!富德生命人寿60亿转让金地股权予深投控”?回应:不实消息;连续两年未披露年报,董事长张俊低调回归后动作频繁…
2 年前

热门标签

中国人寿 二手车 互金观察 企业 保险 保险行业 信托 信贷 债券 债市观察 公募基金 公司 券商 地产 城商行 基金 字节跳动 恒大 房企 投资 抖音 携程 活动 爆雷 理财 瓜子二手车 碧桂园 私募 私募基金 网贷 证券 证券机构 贷款 远洋 金科股份 金融 金融机构 银行
Copyright © 2025 独角金融官网 京ICP备18020594号-5
友情链接: 野马财经 中新经纬 云掌财经 泡财经 金融虎 罐头图库
现在登录
  • 首 页
  • 资 讯
    • 银 行
    • 证 券
    • 基 金
    • 保 险
    • 债 券
    • 互 金
    • 理 财
    • 观 察
    • 视 点
  • 活 动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