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金融官网 独角金融官网
  • 首 页
  • 资 讯
    • 银 行
    • 证 券
    • 基 金
    • 保 险
    • 债 券
    • 互 金
    • 理 财
    • 观 察
    • 视 点
  • 活 动
  • 关于我们
  • 登录
首页 互联网金融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2023上半年业绩盘点:三巨头利润占比达65% 黑马浮现行业增势明显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2023上半年业绩盘点:三巨头利润占比达65% 黑马浮现行业增势明显

金融虎 2 年前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2023上半年业绩盘点:三巨头利润占比达65% 黑马浮现行业增势明显


来源:金融虎网   作者:雄飞


随着2023年中报季的结束,在国内31家已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已有24家的上半年业绩浮出水面。在消费复苏和竞争激烈的行业背景下,消金公司不同指标的座次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黑马浮现,但“头尾效应”业绩分化的趋势仍然明显。与往期相比,最为值得关注的是,蚂蚁消金的总资产在上半年跃升至31家持牌消金的首位,打破了招联消金此前全面“领先”的格局,其以1971亿元的规模首次超越了招联消金的1732.4亿元,头部机构的座次洗牌大幕已然拉开。


资产规模方面,除了蚂蚁消金和招联消金,兴业消金、马上消金和中银消金也均在前五之列,分别为831亿、677亿和670亿元;五家公司资产总额累计达5881亿元。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13家持牌消金上半年营收总额377亿元


从营收数据来看,13家已披露收入的持牌消金公司中,招联、马上和兴业消金仍然位居前三,营收分别为93.66亿、78.66亿和55.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38%和16%;中银和中邮消金的营收分别为37.24亿和32.94亿元位列前五。三家头部消金公司的营收累计达227.69亿元,占13家公司376.57亿元营收总额的60.5%。


从营收增速来看,上半年,南银法巴消金营收的同比增速最高,达到2098%;宁银消金营收同比增633%;两家公司营收规模的快速增长,均与其更换控股股东有关。


南京银行于2022年8月将原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并将苏宁消金名称变更为“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50亿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南京银行持股比例为66.92%。截至报告期末,南银法巴消金表内贷款余额202.73亿元,较年初净增162.75亿元。母公司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59%,较上年末增长0.50个百分点。另据镭射财经近日消息称,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正在着手开展团队优化工作,将合并吸收日照银行消费金融中心,日照银行消费金融中心团队一同转入南银法巴。这也意味着,南银法巴消金的业务规模将有望进一步扩大。


去年8月26日,宁波银行正式承接"华融消金",并于2023年1月19日在宁波新址开业。继去年下半年成功扭亏为盈后,宁银消金在上半年再度实现利润大增。自宁波银行于去年下半年接手这张“消金”牌照后,宁银消金已充分展露出了其”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7月18日,宁银消金工商变更,注册资本从9亿元增至29.11亿元,完成增资计划。增资完成后,宁波银行占宁银消金总股本的92.79%。金融虎网曾指出,增资完成后,宁银消金的注册资本规模一举超过了12家持牌消金公司。截至2023年6月末,宁银消金员工数为973人,同比增长512%,环比下降14.7%。截至2022年末,宁银消金共有1141名员工。截至2022年6月末,宁银消金仅有员工159名。


“三巨头”利润44.72亿元占22家总额的63%


从利润来看,22家已披露利润的持牌消金中,招联、马上和兴业消金仍然位居前三,利润分别为18.61亿、13.46亿和12.64亿元。其中,招联利润出现同比下滑,降幅为3.9%;兴业消金同比增长9.9%;马上消金利润增速达到130%,成为行业“三驾马车”中增速最为迅猛的公司。三巨头的净利润总和为44.72亿元,占22家公司70.96亿元利润总额的63%。


需要指出的是,与2022年相比,马上消金在营收和利润方面已全面超越了兴业消费金融,排名跃进至第二位,显示出了在逆境中的抗风险能力和内生驱动下的成长韧性,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数字化能力建设,对科技的持续投入。最新数据显示,马上消费的注册用户已突破1.79亿,累计发放贷款超9000亿,合作金融机构超200个,合作商户超100万。马上消费自主运营的 APP安逸花,目前日活跃用户达到了130万人次,活跃用户规模为1566.49万人。


净利润前五名中,长银五八和蚂蚁消金的利润分别为4.46亿和4.45亿元,分列第四名和第五位,长银五八利润同比增长91%,蚂蚁消金则下降了4.3%。此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的净利润在2022年的排名为第七位,蚂蚁消金在2022年的利润则实现“逆袭”跻身第四。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宁银消金净利润同比增长了384%。 中银消金在上半年实现了2.82亿元的税后利润,同比增长107%。据了解,中银消费金融坚持高质量发展,坚守合规底线,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截至6月末,贷款余额662.8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25%,其中线上贷款余额占比55.10%,比上年末提升2.86个百分点。


仅3家公司消金出现亏损 行业增势仍然明显


从行业整体来看,12家消金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大多数处于增长态势。22家披露利润数据的消金公司中,仅有3家利润出现同比下滑,分别为蚂蚁消金、招联消金和金美信消金。金美信消金上半年实现净利润0.37亿元,同比下降了25%。从盈利能力来看,行业的增势仍然明显。


据金融虎网观察,截至目前,已有24家持牌消金公司中,只有3家公司出现亏损。刚刚于6月30日开业距中报截止日仅运营1天的的建信消金,亏损200万元。在运营超过1年以上的消金公司中,仅小米消金和唯品富邦出现亏损,亏损额分别为5700万元和7758.76万元。唯品富邦消金在24家消金公司中的业绩暂时“垫底”。小米消金的表现差强人意,市场认为,主要是其股东支持力度不足。


此外,苏银凯基消金和中信消费金融的上半年业绩并未披露。不过,江苏银行在半年报中披露,苏银凯基消费金融公司贷款余额302.59亿元,累计服务客户超500万户,各项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业务发展规模、效益和质量进一步提升,消费金融布局版图不断壮大。值得关注的是,江苏银行一同披露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显示,拟对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增资的议案全票通过表决。


中信股份董事长朱鹤新在致股东信中提到,中信消费金融持续打造普惠消费信贷服务能力,服务客户突破千万,累计发放贷款870亿元,为促消费扩内需蓄能加力。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与2022年末相比,2023年上半年其累计发放贷款增长了20%,服务客户数增长了至少4万。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上半年,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向好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上半年宏观经济逐步回暖,尤其是各地促消费政策频出,消费保持良好恢复态势,为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消费金融行业融资负债成本进一步降低。行业中多家机构通过发行ABS、增资、发行金融债等方式实现多元化融资,进一步降低了融资成本。


消保数据方面,地方监管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招联消费金融涉及投诉731件。其中,贷款业务投诉702件,占招联消费金融投诉总量的96.03%。据金融虎网观察,招联消费金融投诉量出现“双降”,与去年同期和去年下半年期末相比,其投诉量同比下降66%,环比下降24%。


上半年,中银消费金融和平安消费金融投诉量同比都有所下降。尚诚消费金融上半年投诉量175件,同比增加53.5%。


此外,2023年一季度,中邮消费金融以452件投诉量位列辖内法人机构第一位;而广东非银机构合计的投诉量为464件。晋商消费金融公司82件,个人贷款业务投诉占其总量的100%。今年一季度,晋商消费金融的投诉量同比下降28.7%,环比下降了11.8%。


监管层面,有关消金行业的利好消息不断。8月,据财联社报道,接近央行的消息人士透露,为支持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和消费信贷覆盖面,央行拟大力支持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募集资金积极开发特色消费信贷产品,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据了解,招联消金、中银消金、中邮消金、比亚迪汽车金融等首批8家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已经与中金公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等机构沟通了初步意向,预计8家公司金融债券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近期发行规模在500亿元左右,后续还将支持更多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发行。


9月1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3年规章立法工作计划显示,《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将迎来修订。今年3月,原银保监会非银部撰文表示,要引领消费金融公司规范有序发展。文章指出,消费金融核心竞争力面临挑战,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应该坚持差异化发展、深耕细作,提升核心竞争力。要坚守风险为本监管底线,提升行业发展质量。一是强化内控与合规监管。总结消费金融业务的普遍规律,认清风险属性,提升监管规制有效性。督促消费金融公司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贷款业务“三查”制度,加强中低收入客户精细化管理,增强识别客户风险的能力。加强外包机构管理,将外包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强化外包机构准入及日常管理。二是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有效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动消费金融公司在产品营销、信息披露及产品定价等方面强化自律约束。妥善应对行业“污名化”问题,积极运用多种渠道强化正面宣传,树立行业良好形象。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2023上半年业绩盘点:三巨头利润占比达65% 黑马浮现行业增势明显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虎讯APP):持牌消费金融公司2023上半年业绩盘点:三巨头利润占比达65% 黑马浮现行业增势明显

# 金融
0
金融虎
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书。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独角金融网站,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

猜你喜欢

  • “蚂蚁系”信美人寿“70后”女董事长来了!三把火往哪儿烧?
  • 泰康保险集团不再设立监事会,险企“另类减员”大幕开启?!年内中国人保、日本财险相继取消…
  • 6300亿富德生命人寿在激进中迷失?!昔日寿险“老三”四年未披露年报,隐身大佬张峻如何打好翻身仗?……
  • 今年分红险占了快4成 保险公司为什么愿意给你分红?
  • 5项违规被罚140万,阳光消金能否度过转型危机?
  • 万能险破防了,近6成产品结算利率不足3%!
金融虎
66
文章
0
评论
1
获赞

相关文章

昔日竞争状元功亏一篑,如今排名同类末流,东方基金周思越为何泯然于众
4 月前
1个月1000亿!券商发债凶猛
1 年前
4家浙江国资斥资近100亿入局!信泰人寿能否重回正轨?
2 年前
萨摩耶变局:挖来海尔消金高管任总经理,推动人事、业务大改革
2 年前
四名责任人被点名,“第一”银行系险企因九宗罪被罚超百万;前三季保费破千亿增速居首,净利巨额亏损;银行保险背靠大树好乘凉遭考验?
2 年前
王健林“四卖”万达电影,“腾讯系”接盘不并表、不派人
2 年前

热门标签

中国人寿 二手车 互金观察 企业 保险 保险行业 信托 信贷 债券 债市观察 公募基金 公司 券商 地产 城商行 基金 字节跳动 恒大 房企 投资 抖音 携程 活动 爆雷 理财 瓜子二手车 碧桂园 私募 私募基金 网贷 证券 证券机构 贷款 远洋 金科股份 金融 金融机构 银行
Copyright © 2025 独角金融官网 京ICP备18020594号-5
友情链接: 野马财经 中新经纬 云掌财经 泡财经 金融虎 罐头图库
现在登录
  • 首 页
  • 资 讯
    • 银 行
    • 证 券
    • 基 金
    • 保 险
    • 债 券
    • 互 金
    • 理 财
    • 观 察
    • 视 点
  • 活 动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