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金融官网 独角金融官网
  • 首 页
  • 资 讯
    • 银 行
    • 证 券
    • 基 金
    • 保 险
    • 债 券
    • 互 金
    • 理 财
    • 观 察
    • 视 点
  • 活 动
  • 关于我们
  • 登录
首页 保险 新能源车企纷纷下场卖保险 车主仍然叫苦不迭 特斯拉也不赚钱

新能源车企纷纷下场卖保险 车主仍然叫苦不迭 特斯拉也不赚钱

险联社 1 年前
“一边是车主们纷纷吐槽保费贵,另一边险企面临着高昂的赔付成本,新能源车险业务普遍亏损,不过,大批新能源车企仍纷纷布局保险业。”
“我家的新能源车,第一年保费是4000元,去年出过两次险,今年续保保费给我报价6000元”,近来,新能源车保险费用高企的情况,再次引发了市场热议。
同样地,新能源车险也让保险公司们叫苦不迭,新能源车的出险率高出燃油车近一倍,这是太平洋保险产险总经理曾义透露过的数据。
一边是车主们纷纷吐槽保费贵,另一边险企面临着高昂的赔付成本,新能源车险业务普遍亏损,不过,特斯拉、比亚迪、理想、蔚来、小鹏等新能源车企仍纷纷布局保险业,但仍没有让外界看到盈利的迹象。
以特斯拉为例,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旗下两家保险子公司Tesla Property & Casualty 和Tesla General Insurance净利润合计亏损1631万美元(约为人民币1.17亿元)。
新能源车企纷纷下场卖保险 车主仍然叫苦不迭 特斯拉也不赚钱-独角金融官网
01
—
车主喊贵

年关将至,不少新能源车主直呼“买车便宜养车贵”,在社交平台上,不少车主反映同等价位的车,新能源汽车的新保和续保保费往往会比传统燃油车更贵,甚至超一倍。
有车主直言,之前开的燃油车,每年的保费都在2000元到3000元之间,现在想换新能源车,结果一问保费吓一跳,“20万元出头的新能源车首年保费给我报价6000元,是不是太离谱了”。
更有新能源车主表示“两年出了两次险,两次都只是补漆,今年保费直接涨到9000元,这合理吗”,相比保费涨价,更为严重的是,他们还有很大的可能被保险公司拒保,有车主表示,“因为三年连续出险三次被多家大型保险公司拒保,最后没办法只能高价续保”。
02
—
险企喊亏
作为承保方的保险公司,也在感叹承保不赚钱。
据经济观察报数据,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险已决赔款案件同比增长1021.9%,已决案件均赔付5801元,相比2022年同期上涨了764元,然而新能源车险单均保费仅为4081元。也就是说,新能源车险赔付金额远高于保费收入。
事实也的确如此,目前新能源车险市场的主要竞争者还是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中国平安这三大巨头,它们在新能源车险市场的市占率接近80%。以中国太保财险为例,今年上半年,太保财险新能源车险同比增长65.1%,但仍未实现盈利。
除了传统险企,不少新能源车企纷纷入局下注,直接开拓保险业务,自己设计保险产品,目前的代表是特斯拉和比亚迪。
拿特斯拉来说,特斯拉2021年10月已经在美国开始销售车险,但直到如今仍未盈利。今年前9个月,特斯拉旗下Tesla Property&Casualty的保费为4804万美元,但净承保亏损为1327万美元;旗下Tesla General Insurance保费为1848万美元,同期净承保亏损为304万美元。
比亚迪则于2023年5月收购了易安财险,后将其更名为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2023年11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比亚迪财险新增机动车保险业务,目前也仍难逃亏损状况。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67万元,净亏损3219.81万元。
03
—
高维修 高出险
对于当前新能源车险领域“车主喊贵、险企喊亏”的现象,有业内人士直言,主要还是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较高和出险率较高等因素所致。
在维修成本上,“新能源车的车身结构、零件构造、动力系统等和传统的燃油车存在很大的差异,它由三电系统组成(电池、电机、电控),出现意外事故时往往需要‘以换代修’,维修成本高,而且不同的品牌车系之间差异也比较悬殊”。
在出险率上,太保产险总经理曾义层在中国太保2023年中期业绩会上表示,新能源车出险率高出燃油车出险率近一倍;人保财险总裁于泽此前也表示,受出行强度回升和新能源车占比高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的出险率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
此外,还有新能源车险销售人员告诉险联社,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较大,但是保险公司在计算车损险保费时,会参照出厂价,而非消费者享受补贴后实际支付的车价,所以车主会感到新能源汽车保费较高。
04
—
仍然有广阔蓝海待挖掘
一边是险企进退两难,一边是车企不惜亏钱也要入局,看似矛盾的角逐场背后,实则是新能源车险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根据东吴证券的预测,2025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将达1865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17.9%;2030年保费规模将达4541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32.1%。
也就是说,车企入局车险赛道,是为了瓜分这块越来越大的蛋糕,伴随而来的是,各大车企肯定会丰富车险行业的产品形态,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
“车企掌握着丰富的车辆数据和驾驶数据,基于这些数据,不论是对车辆风险还是对驾驶员风险的评估,车企都可以做到更细的颗粒度和更高的准确性,这些数据再加上一个合理的精算模型,给出更具竞争力的车险价格将是大概率事件”,有业内人士如此表示,仅车损维修这一项,车企就拥有保险企业难以匹敌的优势,对车辆的维修成本,不会有任何一家公司比车企自己更清楚。
由此看来,现阶段的新能源车险生意似乎并不赚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能源车险也将迎来更加多样化的保险产品,或许能走出“车主喊贵、险企喊亏”的怪像。

声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推荐

1. 穆迪:将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等10家中国险企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

2. “百万级”罚单频现 禁业等顶格处罚成为常态 保险业怎么了?

3. 产品评测|全网成人重疾险新“地板价”,达尔文8号来了!

4. 157家保司近3年投资收益率出炉!看看你的保司是赚了还是赔了?


新能源车企纷纷下场卖保险 车主仍然叫苦不迭 特斯拉也不赚钱-独角金融官网点击扫描新能源车企纷纷下场卖保险 车主仍然叫苦不迭 特斯拉也不赚钱-独角金融官网

新能源车企纷纷下场卖保险 车主仍然叫苦不迭 特斯拉也不赚钱-独角金融官网

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险联社):新能源车企纷纷下场卖保险 车主仍然叫苦不迭 特斯拉也不赚钱

# 金融
0
险联社
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书。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独角金融网站,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

猜你喜欢

  • 1500亿国寿财高层调整!董事长人选落定,副总白平兼任董秘、首席投资官;保费增速放缓,与行业头部差距仍大,45亿资本补充债获批…
  • 华农财险十年“掌舵人”辞任!华邦控股能否守住大股东之位?
  • 新华保险2024年度业绩超预期,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00%
  • 泰康人寿万能账户“暗中”扣费2万多 究竟怎么回事?
  • 首家科技保险公司新掌门出炉?太平财险北京分公司老总李伟出任科技子临时负责人;去年元老股东恒华租赁退场,成立7年亏损4.31亿
  • 金融创新服务银发经济 富德生命人寿“美好生活”助力品质养老
险联社
135
文章
0
评论
0
获赞

相关文章

唯品会CEO沈亚卸任旗下消金和小贷公司董事长!起底互联网金融业务
1 年前
业内首家!大家人寿率先推出代理人分级管理办法:划分四个等级,建立分级销售授权机制;百万保险代理人将迎“分级考”,人员存量出清…
1 年前
蚂蚁旗下中和农信冲刺港股,助贷占比扩大至42.8%
1 年前
超60%保险业务员月入不足一万 本科以上学历占比四成
2 年前
降利率!印尼发布新政策,事关放款额度、多头借贷及暴力催收
1 年前
蚂蚁集团去年Q3净利润同比暴降92%:主因系投资净亏损增加 经营利润保持平稳
1 年前

热门标签

中国人寿 二手车 互金观察 企业 保险 保险行业 信托 信贷 债券 债市观察 公募基金 公司 券商 地产 城商行 基金 字节跳动 恒大 房企 投资 抖音 携程 活动 爆雷 理财 瓜子二手车 碧桂园 私募 私募基金 网贷 证券 证券机构 贷款 远洋 金科股份 金融 金融机构 银行
Copyright © 2025 独角金融官网 京ICP备18020594号-5
友情链接: 野马财经 中新经纬 云掌财经 泡财经 金融虎 罐头图库
现在登录
  • 首 页
  • 资 讯
    • 银 行
    • 证 券
    • 基 金
    • 保 险
    • 债 券
    • 互 金
    • 理 财
    • 观 察
    • 视 点
  • 活 动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