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接近尾声,这一年消费金融行业经历了什么?
这一年,银行纷纷掀起消费贷“价格战”,行业整体资金过剩、资产荒明显,众所期待的消费复苏速度没有达到预期,消费金融公司们面临前后夹击的局面,竞争日益加剧;
同时,耗时两年的蚂蚁整改终于靴子落地,注册资本金飙升至230亿,建信消金正式开业,消费金融公司队伍扩充至31家,不过,行业头部机构与尾部机构的差距仍在持续拉大,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伴随着一系列监管政策频出,融资红利得到释放,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新的重点,与此同时,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时隔十年首次修订,市场新一轮的洗牌期加速来临。
今年以来,不少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发行ABS的方式“补血”。
其中,蚂蚁消金注册资本由185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30亿元,进一步稳固行业老大地位;苏银消金注册资本由26亿元增加至42亿元;宁银消金注册资本由9亿元变更为29.11亿元;锦程消金重启增资扩股, 如果增资顺利完成注册资本将从4.2亿元增加至10亿元。
与此同时,消费金融公司发行ABS也在大幅回温,规模远超去年同期。
据不完全统计,年内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发行17单ABS,累计发行规模约236.41亿元,而去年仅有7家消费金融公司发行12只ABS,发行规模为140.4亿元。
其中,马上消金发行规模最大,今年累计发行5期安逸花系列ABS,规模约70亿元;中原消费金融年内发行4期49.4亿元鼎柚系列ABS;兴业消费金融和海尔消费金融分别发行40亿元、30.48亿元的规模。
不管是增资,还是发行ABS融资,都是消费金融公司们扩大业务规模、提升资金实力最直接便捷的方式。
行业发展至今,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受限于杠杆率的限制,业务难以大规模施展拳脚,除了锦程消金外,当前也有其他消费金融公司正在计划增资扩股。
而前不久新发行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更是将消费金融公司的注册资本金最低门槛提升至了10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注册资本金不足10亿元的消费金融公司有10家,包括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中信消费金融、河北幸福消费金融、唯品富邦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蒙商消费金融、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盛银消费金融。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为满足监管要求和自身业务规模发展需求,行业还将掀起一波增资潮。
2023年,消费金融行业最重磅的政策,当属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时隔十年再次修订。
一方面,新规提高了消费金融公司准入门槛,有利于股东资源有效发挥的同时,增强消金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包括主要出资人的资产、营业收入等指标标准,以及最低持股比例要求和最低注册资本金要求,提高了具有消费金融业务管理和风控经验出资人的持股比例等;
另一方面,新规通过优化并增设部分监管指标,进一步推动消金公司提高自主风控能力,比如规定消费金融公司担保增信业务余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全部贷款余额的50%等。
增强自主风控能力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禾金财经曾发表《持牌消金的真相》(点击回顾),如今互联网金融平台强风控和兜底的资产,占据了持牌系消费金融的半壁江山或者一大半江山,而助贷太好做,才是消费金融自营做不起来的原因。
总之,留给消金公司们“躺赢”的时间和机会都不多了。
当下,消费金融行业监管趋势更加清晰,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变革,显然,掌握了自营业务能力建设、自主风控能力建设以及股东背景较强的消费金融公司在下一阶段的比拼中将更具优势。
在行业严监管持续推进的同时,一系列利好消金公司融资便利性、拓宽融资渠道的政策也在相继出台。
比如,今年8月,据接近央行的消息人士透露,央行拟大力支持消费金融公司等发行金融债券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今年1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指出,消费金融公司募集发行非资本类债券不需申请业务资格。
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扩大了消费金融公司吸收股东存款的范围,拟将由“接受股东境内子公司及境内股东的存款”扩大至“接受股东、股东境内子公司、股东所在集团母公司及其子公司存款”。
2023年多家消费金融公司领“罚单”,据禾金财经不完全统计,被罚金额接近300万元。
被罚大致可总结为四点原因,一是贷前审查不到位,二是违规处理个人信息,三是违反征信管理规定,四是委外催收管理不到位。
杭银消金因委外催收管理不到位、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机制落实不到位,被罚款55万元;
长银消金因对合作机构催收管理不完善,被责令改正并罚款35万元;
宁银消金因提供个人不良信息未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被罚款20万元;
湖北消金因贷款三查不到位,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被罚款20万元;
长银五八消金因未经同意查询个人信息,被罚款75万元;
长银消金和哈银消金因违反征信管理规定,分别被罚6万元和58万元等
从消费金融公司的罚单内容来看,在消费金融资产规模日渐庞大的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仍存在不少漏洞。
今年,监管对消费金融权益保护的力度持续加强,国家金监总局成立后承接了央行的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与证监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责,形成了统一的消保监督管理体系。
随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消费者反映事项办理工作安排的公告》,这是今年金融监管部门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1号文”,更是明确了消保工作的重要性。
新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则增加了“消费者权益保护专章,通过一系列措施,压实消费金融公司的消保主体责任。
此前,原银保监局发布的《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办法》等,也已明确要求金融机构细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一系列政策之下,今年以来,消费金融公司纷纷大力招聘消保方面的人才,有的设立了专门的消保部门,消保工作成为新重点。
据禾金财经了解,此前马上消金、中银消金、中原消金等均已设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蒙商消金也于今年下半年公开招聘消费者权益保护部负责人。
助贷公司也格外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比如消保工作,信也科技、小赢科技、桔子数科等公司专门成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全面统筹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信也科技消保委员会表示,消保工作将从多个方面开展,共有五大战略目标:优化企业管理体系;将消保理念融入全业务流程;通过消保工作提升产品品质和美誉度;为行业发展贡献优秀公司的消保力量;提升全民金融素养。
在小赢科技官方账号上,开设了以“防骗指南”为题的反诈专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用户普及常见的网络骗局;例如“小赢卡贷‘守钱袋’课堂”系列推文与漫画。
桔子数科消保委员会则通过官网、公众号等多渠道,持续输出消保知识科普、风险提示、政策解读相关内容,如《警惕黑中介违规收费》《警惕“电商退款客服”诈骗》等独家专题科普系列,帮助金融消费者识别和应对诈骗套路,提高自我权益保护意识。
完善消保工作不仅是监管要求,未来,消保工作将会贯穿到消费金融业务链条的每一环节,消费金融“跑马圈地”时代结束,比拼客户服务质量和品质也是接下来发展的关键之一,重视消保工作是各家公司打造精细化运营、提升客户服务质量的必然趋势。
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何大勇称,中国消费金融高增长时代已接近尾声,市场已迈入“以客户渗透缓慢增长,单客价值提升为主”为特征的存量经营时代。
湖北消金、中邮消金、海尔消金、杭银消金等迎来高管履新,比如湖北消金目前正在招聘网站上公开招聘总裁。
高管更迭潮背后,除了正常任期届满、股东层面变动导致的高管更替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消费金融公司们积极寻求更专业的管理人才,以主动求变来应对愈发激烈的行业竞争大环境。
当前,各家消金公司正在铆足干劲备战2024年的“开门红”,行业多重挑战和加速洗牌之下,各家机构又会如何破局呢?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禾金财经):2023这一年:资产荒加剧,行业加速洗牌——消费金融年度盘点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独角金融网站,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