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莹 编|李亚
在投资端不断承压、大半险企净利亏损的情况下,减员或许是最直接的降本增效的举措之一。
这两天,《险企高参》关注到了一则触目惊心的行业数据——保险业职工人员近四年连年下跌,总人数降幅已经超过13万。
拿个别机构举例,前两天有网友爆料称,中国平安旗下子公司(上海)裁员约40%,继7月份裁员后的第二次裁员。不管是技术、产品,还是销售,都无一幸免。
此前更有行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76家寿险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221亿元,同比减少28亿元;其中51家寿险公司出现亏损,只有25家实现盈利。种种迹象表明,随着行业内外竞争加剧,且在投资端不断承压、大半险企净利亏损的情况下,减员或许是最直接的降本增效的举措之一。
与此同时,今年下半年,保险业迎来了复利产品预定利率从3.5%降到3.0%,全渠道“报行合一”等监管政策,这对整个行业来说影响并不小。
从年初至今,国外已有多家保险公司宣布裁员,有公开裁员数据的已近8000人。其中,不乏有Centene、联合健康、CVS health等健康保险巨头,也有上半年业绩亮眼的伯克希为哈撒韦旗下的车险公司GEICO。此外,连保险资管巨头——安盛资管也传出裁员消息。
那国内的保险公司又是怎样的光景?过去四年里,中国保险业经历了显著的人员结构调整。
据统计,自2019年年初开始,保险业职工人数已连续四年下降,且从趋势上看并没有减弱。数据显示,2022年末保险业职工人数已经仅剩111万,较2018年的顶峰124万,减少超13万人。
上市保险公司的数据更是引人注意。作为行业的领头羊,这些公司在行业中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其员工数量变化尤为注目。
2022年,10家上市险企中公布职工人数数据的险企有7家,仅众安在线人员正增长,人保、平安、太保、国寿、新华其他6家公司均在缩编。
其中,中国平安减员最多,为11759人;其次是中国人保,减员六千多人。从人员下降幅度来看,新华保险降超5%,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下降幅度超过3%。
而众安在线由2021年3791人增长至3969人,为上述7家上市险企中唯一一家职工人员正增长的公司。
保险业职工人数“骤降”的背后,究其原因主要是受降本增效影响。
近年来险企投资端相对承压,不少公司净利由盈转亏。前不久,监管公布了保险业2023年前三季度的财务收益率只有2.92%,而过去10年的年化财务收益率达5.28%。净利润方面,今年前三季度76家寿险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221亿元,同比减少28亿元;其中51家寿险公司出现亏损,只有25家实现盈利。
由于盈利空间被压缩,为提升效益险企必须降低成本。
目前寿险行业仍处于转型之中,大多险企将目光放在了核心队伍的增员上,“优增”策略成为企业共识。据悉,从2020年至今,三年内保险业已经撤销超过5500家机构。
11月19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研究起草了《个人保险代理人销售能力资质等级标准(人身保险方向)(讨论稿)》(以下简称《标准》(讨论稿)),将保险代理人拟设四个等级。
中国人寿此前曾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不希望追求销售队伍数量上的简单增长,而是在量和质上追求平衡,随着增员质量和育成效益的不断提升,预计明年会进一步抬高增员标准。
另一方面,险企降本增效下,员工收入或将减少。而今年下半年在复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至3.0%、“报行合一”影响下,不少一线营销人员更是直言“收入减半”。
《2023中国保险中介市场生态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保险业中低收入人群仍然是大多数: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下的保险营销员占比61.53%,相较5年前下滑13.17个百分点;而月入10000以上的营销员占比由5年前的25.3%升至38.5%。
表面上高收入代理人增加,中低收入者下降,但这实则是代理人流失导致的简单结构变化,月入过万的代理人整体数量并未实现大规模增长。
在整个行业职工人数大幅度消减下,近年来保险代理人流失速度也在愈发加快。
继2019年代理人规模突破900万人大关后,其逐年下滑趋势显著。近日,根据中保协编制《保险市场观察》,今年前三季度人身险公司个险营销员人数291.03万人,同比下降19.55%,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9.5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不到四年时间,代理人规模已经下降了2/3,流失621万人。
从头部险企表现看,近三年大部分公司个险渠道代理人数量呈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2022年,新华保险个险渠道代理人数量同比下滑49%、人保寿险下滑48%、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下滑26%、中国人寿下滑19%、太平人寿则微增2%。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银保渠道“报行合一”逐步推进,目前金监总局相关司局也在抓紧启动个人代理渠道、经纪代理渠道的“报行合一”工作。有业内人称,全面“报行合一”后,“行业个险队伍人员预计会降到80-90万人左右。”
在此背景下,各大险企下半年的保费收入也相对低迷。
今年上半年,得益于3.5%产品的停售预期刺激提前消费,前三季度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3万亿元,同比增长11%。不过,自8月行业进入3.0%定价时代、监管要求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后,保费增速持续下滑。
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五家上市险企合计实现保费收入25246.76亿元,同比增长5.33%,涨幅略有下降,延续了下半年的回落趋势。今年1-7月、1-8月、1-9月、1-10月,五家险企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7.89%、7.19%、6.27%、5.7%。
人身险业务方面更是整体呈现“两升三降”格局,平安人寿、人保寿险、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太保寿险11月的保费同比增幅分别为2.9%、2.8%、-1.2%、-12.2%、-19%。
来源:险企高参
“险企高参”提供最具洞见的行业参考,致力于让保险人看得更远。
你这么好看,一定要点个在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险企高参):正式员工4年连降13万,保险业新一轮“收缩”暗流涌动?!净利锐减,保费下滑,险企民工日子难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