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理想 来源|财富独角兽
2025年一季度收官,押注机器人赛道的多只公募基金赚得盆满钵盈,发散至布局大科技的多位基金经理也业绩飘红,三月的市场风格高低切也让均衡价值型老将成绩尚可,在管基金年内无一正收益的老江湖相对不多。
不过,国投瑞银的老将桑俊不幸成为少数派,作为国投瑞银基金的研究部总经理,他的累计任职年限超过了10年,目前在管5只基金的规模仅仅约为13.55亿元,他的在管产品最佳任职回报仅仅约为57.25%。再从2025年的成绩来看,到3月26日的统计,虽然浮亏都不多,但是五只基金没有一只能够实现正收益,表现最差的是新机遇灵活配置的大约-1.5%。
01
那么,桑俊的问题出在哪里了呢?桑俊的重仓股只选对了比亚迪?
当前基金一季报还未公布,笔者只能从四季报和年报中分析大体的业绩溃败原因。从他在管基金时间最长的国投瑞银成长优选来看,该基金从2022年开始连续四年浮亏。例如2024年全年,该基金全年的净值增长率约为-3.28%,其在同类的4093只基金中排在第3027位。从2025年第一季度行将结束来看,该基金在同类产品中的排名进一步后退。
从该基金的历任经理来看,桑俊已经是产品的第六任经理,他从2018年1月6日就开始管理该产品,因此就该对近几年的业绩不佳负有责任。按照时间倒推看基金季报,在去年四季报的十大重仓股中,桑俊所配置的确实是多数成长领域中的龙头公司,比如立讯精密、美的集团、海大集团等等,其中多数都是在2024年有过表现的标的。
或许是经历过辉煌后的落寂,这些公司在今年到目前的表现鲜有亮色,表现最好的是比亚迪涨幅接近37%,涨幅排在第二的是北方华创的大约10%。不过,其同时也有两只重仓股的下跌超过了10%,它们分别是中航重机和TCL科技。再对比此前的基金三季报,当时还有中国铝业、紫金矿业等资源股,可以看到他所配置的行业非常分散,同时单只股的占比有限。
再对比来看他目前管理时间最短的国投瑞银创新动力混合,从四季报来看是完全一样的重仓股画卷,只不过具体的重仓顺序有了些许的变化。桑俊在基金季报中表示:“本基金本期在配置上主动调整,顺应政策导向和产业变迁的大趋势,整体增加了消费和科技类的投资比例。未来,随着经济增长预期持续改善,我们将继续挖掘产业和人口结构的新变化,延续行业相对分散、个股相对集中的风格,重视行业竞争格局和公司回报,叠加产业周期、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的理解,在个人能力范围之内,精选个股。”
但问题在于,研究出身的桑俊原本相对擅长的领域或在于大消费,他对于科技成长类的公司有几分把握,需要画上一个问号。
02
綦缚鹏管理七只基金业绩惨淡同一时间段没有一只收益超1%
沦为难兄难弟的是任职接近15年的老将綦缚鹏,天天基金网显示,他目前还是双百基金经理中的一员,在管7只公募产品,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约为115.37亿元,在管基金的最佳任期回报约为133.08%。
再从2025年到目前的情况看, 最新竟然所有的在管基金全部处于浮亏的状态之中,需要指出的是,他所管理的基金包括了灵活混合型、偏股混合型、混合二级债券三种。在全部的七只基金中,目前表现最差的就是国投瑞银弘信回报混合,其年内的成绩是-1.52%。
就以该基金为例来分析,成立到目前仅仅发行了三份季度报告,每一个季度的风格都进行了较大幅度地调整。先看最近的基金四季报,从2025年到目前的二级市场涨幅来看,截止3月28日收盘,仅有太阳纸业、赛轮轮胎、昆药集团三家略微实现上涨。
对比看年内下跌的公司,这一长串的名单包括了京东方A、裕同科技、中煤能源、淮北矿业、一心堂、鱼跃医疗、电投能源,其中下跌最多的是电投能源,最新的年内跌幅已经超过10%。在基金四季报中,基金经理总结:“2024 年以来,我们对权益市场一直持乐观态度,从后视镜看,全年指数表现也不错,但实际过程很纠结。究其原因,实体经济正处在调整期,导致上市公司盈利端预期不稳定,估值压力持续存在。而市场上行主要靠三季度末政策表态带来的情绪和流动性转向。 四季度市场宏观环境是政策态度转向确立,权益市场在一次性修复之后进入震荡等待阶段。情绪和流动性主导下,主题投资活跃。四季度,本产品先减仓后加仓,总体上仓位变化不大。结构上也变化较小,仓位主要集中在低估值、高现金流和远期还有成长空间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上。”
如果说国投瑞银弘信回报混合管理时间短的话,再来看他至今仅有的翻倍基—国投瑞银瑞利混合,几乎复制了上述的基金重仓股思路。同样以12月31日的重仓股组合来看,同样是仅有三家上市公司的股价微涨,它们是赛轮轮胎、太阳纸业和宏发股份。在下跌超过10%的上市公司中,不仅有中煤能源还有TCL科技的名字出现在榜单之上。
从该基金最新发布的2024年年报来看,同样是只言片语尽显敷衍:“2024 年全年,主要指数涨幅表现较好,但过程较为坎坷。从全年来看,上市公司盈利承压,直到 9 月底政策发出明确转向信号后,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推动市场快速上行。 从结构上看,受益于无风险收益率的持续下行,估值不受盈利约束的 TMT 板块表现领先。 2024 年,本产品的权益仓位跟随市场波动进行了阶段性调整,但全年仓位中枢整体变化不大。在结构上,仓位变化也不大,主要集中在低估值、高现金流且远期仍有成长空间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