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宁波银行披露了其2024年的经营数据,同时公布了其控股92.79%(目前持股比例达94.17%)的宁银消费金融公司(以下简称“宁银消金”)的业绩。数据显示,宁银消金2024年全年营收29.9亿元,同比增长65.96%;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50.17%;总资产接近600亿元,贷款余额超590.35亿元,不良率仅为1.55%,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宁银消金的快速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宁波银行的这颗大树的“钞能力”在支持,以及人员配置资金支持、业务模式创新以及强大的风控能力。以下是其逆袭背后的深层
一、资本输血:宁波银行的“钞能力”
宁银消金的前身是华融消费金融,2016年成立时注册资本仅为6亿元。2022年,宁波银行通过股权受让成为其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达76.67%,并迅速为其输血。短短两年内,宁银消金的注册资本从9亿元飙升至36亿元,资产规模从70亿元狂飙至近600亿元。
宁波银行的“钞能力”不仅体现在资金支持上,还体现在其全国化牌照的赋能。作为区域性城商行,宁波银行的消费贷业务受限,而宁银消金的全国化牌照填补了这一短板。借助这一牌照,宁波银行将个人消费贷业务从区域市场推向全国,短短两年多时间贷款余额就突破590亿元,宁波银行466家营业网点成为其地推的“铁军”。
此外,宁银消金通过低成本资金和高息差形成了强大的盈利能力。宁波银行作为城商行龙头,融资成本低至2%-3%,而宁银消金主力产品“惠您贷”年化利率3.6%-24%,息差空间高达20%左右。2024年,宁银消金通过发行ABS(利率低至1.9%)和金融债融资超128亿元,进一步降低资金成本,形成“低成本吸储、高利率放贷”的利润收割机。
二、高管团队:宁波银行的人力支持
宁银消金的快速崛起离不开宁波银行的高管团队支持,现任董事长周俊曾长期任职于宁波银行,担任远程银行部总经理,具备丰富的线上金融业务管理经验。2022年10月被任命为宁银消金高管,全面负责公司战略规划与整体运营。
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胡斌,原宁波银行网络银行部副总经理,擅长数字化转型与消费金融产品创新。他与周俊同期加入宁银消金,主导业务拓展与日常管理,并负责技术架构与数据风控体系的搭建。
业务模式“精分”:线上线下双轮驱动
宁银消金的增长引擎看似矛盾,实则精准卡位市场:线上依赖流量平台导流,线下靠地推部队“拼命”,形成双轮驱动的增长模式。
线上联营:吃尽互联网流量红利
截至2024年6月,宁银消金线上联营贷款余额达352.43亿元,占比67.11%。其核心策略是绑定头部互联网平台和助贷平台,通过分润模式或担保固收模式实现“轻资产、高周转”的流量变现。
线下自营:分行客户经理化身地推铁军
线下业务是宁银消金增速最快的板块,从2021年的0.16%猛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30.49%,余额达160亿元。宁波银行全国83家分行的客户经理化身“地推铁军”,主攻两类客群:
1. 企事业单位员工:推出“白领融”产品,面向公务员、教师等优质客群,最高额度20万元,年化利率3.6%-14.6%。
2. 下沉市场商户:针对烟草店、个体户等,以“惠您贷”产品渗透,年化利率8%-15%,门槛低至“成立满2年、有稳定流水”。
三、产品矩阵:精准收割两类人群
宁银消金的产品设计深谙“普惠”与“精准”之道,主攻两类人群:
1. 小白领与工薪族:主打产品“惠您贷”定位普惠,纯信用、无抵押,最高20万额度,年化利率3.6%-24%。2024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惠您贷”贡献了75%的贷款余额,成为利润基石。
2. 高净值客群:针对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推出的“白领融”,额度高达20万,年化利率3.6%-14.6%,可一次性还本付息。这类客群逾期率不足1%,贷款周期长(平均24个月),为宁银消金贡献了稳定的利息收入。
此外,宁银消金还拓展烟草商户、渔业养殖户等细分市场,通过定制化产品实现差异化竞争。
四、风控护城河:数据驱动的审慎经营
宁银消金依托宁波银行的金融科技积累,搭建了覆盖贷前、贷中、贷后的全流程风控体系:
• 贷前建模:整合社保、公积金、电商消费等数据源,通过非传统征信数据(如商户POS流水)构建用户画像,实现无征信记录客群的精准评估。
• 贷中监控:实时追踪资金流向,拦截贷款违规流向购房、投资等非消费场景。
• 贷后管理:与蚂蚁智信、度小满等机构合作,采用AI语音机器人提升催收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同时,宁银消金采取审慎的客群筛选策略,定向低风险职业(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
从黑马到巨头的关键
宁银消金的狂飙剧本,是银行系“富二代”资源整合能力的极致展现。背靠宁波银行的资金、客群和风控体系,它用两年时间完成了从行业末流到头部阵营的跨越。然而,消费金融的下半场竞争已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能否摆脱“拼爹”依赖、练就自营内功,将决定它能否从黑马蜕变为真正的行业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