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国字头保险集团旗下财险子公司人事布局调整!
日前,国寿集团高层人事调整靴子落地,原副总裁李祝用正式升任集团副董事长、总裁。《险企高参》注意到,国寿集团旗下财险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寿财险)的人事变动也于4月中旬落下帷幕。
据金融监管总局批复信息,4月14日李祝用正式出任国寿财险董事长,一同获批的还有副总裁白平,此番其又新添公司董事会秘书新职务。同时在监管部门披露的第三张批复公告中也透露出该司即将进行的发债举动。
从业绩层面,国寿财险虽长期处于行业第四的位置,但保费收入增速却逐渐放缓,与“老三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李祝用履新国寿财董事长,副总裁白平身兼三职
这是李祝用担任国寿集团总裁之后,获批财险子公司一把手的任职资格。
今年2月,李祝用离开深耕26年的中国人保集团,转战中国人寿,并出任该集团党委副书记;随后两个月的时间,李祝用又接棒蔡希良,出任国寿财险以及国寿资管董事长。
同时,与李祝用任职资格同步获批的,还有现任国寿财险副总裁白平,此次其又新添了公司董事会秘书一职。
据该司官网公开信息显示,现年56岁的白平是一位资深金融女将,在保险、资产管理及金融科技领域工作超20年,管理经验颇丰。从其履历来看,白平此前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机关团委书记,此后又进入中国太平系统,历任太平人寿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太平养老北方中心总经理等职。
2007年6月,白平转战国寿养老,从市场总监(总裁助理级)一路晋升至总裁助理、副总裁。在国寿养老深耕13年后,白平调任国寿财险,并于2021年7月出任副总裁;2023年4月白平兼任公司首席投资官,直至此番官宣,白平又新添董事会秘书职务。
截至目前,国寿财险现任领导班子由9人组成,呈现出“一正五副”架构。包括:董事长李祝用,总裁黄秀美(1967年生),副总裁白平(兼任首席投资官、董事会秘书,1969年生)、周海涛(1970年生)、傅天明(兼任财务负责人,1965年生)、曹原(1980年生)和蒋涛(兼任首席风险官,1969年生),总精算师李龙,审计责任师童煜(1968年生)。
保费增速创五年新低,获批发债45亿
作为国内财险第四,国寿财险保费增速已明显放缓,与“老三家”逐渐拉开差距。
《险企高参》通过梳理该司2020—2024年的偿付能力报告发现,背靠实力雄厚的国寿集团,国寿财险近五年的营收有所放缓,净利润呈现出大幅波动。
保费收入层面,2020年,该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865.2亿元,较同期增长12.2%。而自2021年起,在此后的四年时间里,国寿财险的保费增速便再无超过两位数增速。2021—2024年,国寿财险分别实现保险业务收入916.06亿元、983.43亿元、983.43亿元、1063.72亿元、1111.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7%、7.35%、8.16%、4.52%。
作为对比,人保财险2024年保险业务收入增速为4.4%,虽不及国寿财险,但人保财险的基数却是国寿财险的5倍。此外,平安产险的保险业务收入增速为6.4%,太保产险的增速为6.8%。
相较保费收入,国寿财险的净利润的波动更为明显,近五年该司的净利润增速呈现出“两负三正”局面。2020年,国寿财险实现净利润18.66亿元,同比下滑12.12%;而到了2021年,该司净利润惨遭腰斩,大跌65%至6.53亿元;而近三年该司净利润回温趋势明显,2024年净利润重回近五年最高水平,不过净利润增幅波动较大。年报数据显示,2022—2024年,该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6.67亿元、13.86亿元、19.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06%、107.89%、37.19%。
从投资端看,国寿财险2024年财务投资收益率达2.95%。同样对比“老三家”人保财险2024年投资收益率为3.9%,平安产险为2.7%,太保产险为3.3%。仅平安产险低于国寿财险。
承保端上,虽然国寿财险近三年综合成本率逐年下降,从101.29%降至100.48%,但对比老三家均低于100%的综合成本率而言还是偏高。
偿付能力方面,近五年国寿财险的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虽有波动,但均满足监管要求。截至2024年末,该司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87.6%、223.8%。
此外,监管层同日放行的还有国寿财险45亿元资本补充债发行计划。据媒体报道,国寿财险于2020年发行一笔45亿元的资本补充债券,票面利率为4.20%。若不赎回,第二个五年期票面利率将上涨100个基点。从金额和期限来看,此次发行的资本补充债正好置换2020年发行的存量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