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银行在半年报中披露了旗下宁银消费金融的业绩数据。截至2023年6月末,宁银消金总资产184.48亿元,净资产47.57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26亿元,实现净利润0.9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总资产还是净资产,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均创下宁银消费金融成立以来的最高记录。
宁银消费金融的业绩引人瞩目,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宁银消费金融成为宁波银行控股子公司也才不过一年有余。2021年12月,宁波银行以约10.9亿元的价格竞得中国华融持有的华融消金70%股权。
2022年5月,宁波银行受让中国华融持有的华融消金全部股权,成为后者的控股股东;2022年7月,宁波银行受让新安资产持有的华融消费金融股权,股权占比提升至76.7%。2022年12月,安徽银保监局下发批复,同意华融消金注册地由合肥市迁至浙江宁波。
截至2022年末,宁银消金的股权结构为宁波银行占比76.7%,合肥百货占比15.3%,深圳华强资产管理集团占比8%。
2023年4月,宁波银保监批复宁银消费金融增加注册资本及股权变更。宁银消费金融注册资本金由9亿增至29.11亿元。增资后,宁波银行占宁银消费金融公司总股本的92.79%。值得注意的是,另外两家股东没有参与此次增资,合肥百货持股比例缩水至4.74%,深圳华强资产管理集团持股减少至2.47%。可见,增资后的宁银消金事实上由宁波银行独自掌控,其他股东基本被边缘化。
宁银消金主要业务为发放个人消费贷款。截至2023年6月末,宁银消金员工数为973人。
业绩方面,宁波银行接手后,宁银消费金融开始快速发力消费信贷。截至2022年末,宁银消金总资产81.45亿元,净资产11.67亿元,2022年实现净利润0.26亿元。
截至2023年6月末,宁银消金总资产184.48亿元,净资产47.57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26亿元,实现净利润0.91亿元。
在宁波银行接手前,华融消费金融贷款余额最高冲至80亿元左右,2019年以后曾跌至50亿元左右。2022年宁波银行控制华融消费金融后,当年末,宁银消费金融贷款余额增至71亿元,2023年上半年,贷款余额进一步增至140亿左右,接近翻倍。
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之前,华融消费金融的业绩一直起伏不定。2016年-2019年,华融消费金融的收入总额分别为9010万元、7.66亿元、12.01亿元、10.29亿元,对应税前利润分别为-0.37亿元、1.28亿元、0.168亿元、-2.63亿元。
根据合肥百货披露的华融消费金融的财务数据,2020年和2021年,华融消费金融净利润分别约356万元和2120万元。不过,华融官网披露的数据则显示,2020年和2021年,华融消金的净利润分别为1.51亿元和2.39亿元。
目前看,宁银消费金融仍处于急速扩规模的早期阶段,虽然宁波银行拥有较为丰富的个人消费贷款经验,但银行机构和持牌消费金融面对的是截然不同的两部分客群,宁银消费金融能否获得成功仍然是个未知数。此外,消费金融市场过去几年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大浪淘沙,行业分化严重;再加上监管趋严,消费信贷利率不断走低,宁银消费金融要异军突起,复制招联消金、兴业消金等前排同业的神话,似乎有点困难。去年下半年以来,招联消金为代表的头部机构增速开始放缓,亦显示出行业扩规模、争抢客户的跑马圈地战已告一段落,接下来将是拼成本、拼利率、拼风控的红海竞争。起步较晚的宁银消费金融要从几家头部平台中抢夺存量客户,将面对较大挑战。
去年以来,宁波消金在扩大放贷规模上急于求成,诱导客户频繁借贷,引发较多客诉。
新浪黑猫投诉显示,有用户称,宁银消金客服向其推荐贷款,2.98%的利率优惠券,可以贷款10万元。该用户选择随借随还方式贷了10万后,发现没用上优惠券;宁银客服人员要用户第二天还回去,再用2.98%的利率券再贷一笔。然而,该用户第二天还款时却发现无法还款,客户也开始推卸责任。
另一名客户投诉称,他于今年6月份在宁银消金申请一笔20万元的消费贷款,结果下发时分成了两笔贷款,一笔19万,一笔1万;还款方式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固定期限;一种是随借随还。该用户选择了随借随还。但是,放款之后,该用户在还款页面却找不到提前还款选项。该用户称,宁银消金的“随借随还”明显是欺诈客户,实际并不支持随借随还。
众所周知,持牌消费金融的资金成本平均在6%-8%之间,2.98%的放贷利率连资金成本都无法覆盖,宁银消费金融这一低于资金成本的获客方式无异于饮鸩止渴。此外,无论是业务员诱导无实际需求的客户借款,还是将一笔贷款拆成两笔放贷,都反映了宁银消费金融业务部门急功近利、人为粉饰业务数据的操作乱象。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宁银消费金融拍下华融消费金融控股权后,如何解决后者的历史资产包袱,也值得观察。华融消费金融2022年之前通过大量互联网助贷平台放贷,客群质量不佳,其中有不少是多头借贷客户。华融消费金融改名宁银消金后,虽然技术平台也进行了迁移,但仍收到大量的昔日客户投诉。
在新浪黑猫投诉上,有借贷用户投诉称,他们在华融消费金融合作的第三方平台借款,被收取远超法定利率上限的利息、手续费,这些平台涉及到多家被查处的违法违规平台,例如闪银奇异、掌众金融等,也有一些平台已经倒闭,用户联系不到平台方,无法开具结清证明。
据蓝鲸财经此前报道,华融消金曾与京东金融、量化派、闪银等平台合作。2019年1月,央行合肥中心支行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华融消费金融还因违反央行征信管理相关规定,被处罚款5万元。华融消金曾与合作的助贷平台陷入争议。2019年末,华融消金发布公告,称因“爱又米”单方面原因,公司已收回“爱又米”及其相关方向借款人扣收贷款还款资金的授权。此后,陆续有投诉者声称,被华融消金和爱又米重复扣费。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开甲财经):2.98%超低利率获客,这家持牌消金半年贷款规模翻倍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独角金融网站,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