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金融官网 独角金融官网
  • 首 页
  • 资 讯
    • 银 行
    • 证 券
    • 基 金
    • 保 险
    • 债 券
    • 互 金
    • 理 财
    • 观 察
    • 视 点
  • 活 动
  • 关于我们
  • 登录
首页 理财 9年,易鑫把自己活成了“贷款中介”

9年,易鑫把自己活成了“贷款中介”

零点财经 2 年前

9年,易鑫把自己活成了“贷款中介”-独角金融官网

文:卡贝

9年,易鑫把自己活成了“贷款中介”

2017年11月,被称之为“汽车新零售板块第一股”的汽车金融交易平台——易鑫,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上市首日开盘大涨29.87%,报10港元,市值超过600亿港元。

彼时,鉴于其创办3年,便获得腾讯、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公司投资,有媒体预测,这家汽车零售交易平台将改写汽车互联网行业格局。”

然而,5年过去,这家被寄予厚望的公司,除在行业中占位靠前之外,并没有激起太多水花,其市值则已缩水超92%。

业务层面,从自营融资业务向交易平台倾斜,再到发力新能源车与金融科技SaaS等等,易鑫的“战略”不断变化,是企业发展使然还是不得已的自救?

  01  

  业绩回暖  

若单从营收与净利润来看,易鑫或正逐渐步入正轨。

8月,易鑫发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期内,营业收入28.44亿元,同比增长15.98%;经调整净利润达4.13亿元,同比增长25%。

数据看起来不错,但相比2022年同期,其增长速度已有所放缓。

2022年上半年,易鑫营业收入为24.52亿元,同比增长73%,经调整净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358%,2021年上半年,更是从扭亏为盈。

事实上,自成立以来,虽有强大的股东实力支撑,但易鑫的业绩却并不乐观。

据wind数据显示,2014年、2015年、2016年营收分别为0.48亿元、2.71亿元、14.9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万元、-0.28亿元、-14.01亿元。

随后两年,易鑫持续亏损,2017和2018年,其营收分别为39.06亿元、55.3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3.31亿元、-1.67亿元。

9年,易鑫把自己活成了“贷款中介”-独角金融官网

(图1:数据来源:wind)

转折点发生在2019年,这一年,易鑫发力贷款促成业务,获得营业收入58亿元,并首次盈利0.31亿元。

不料,2020年却再度陷入亏损,营收跌至33.25亿元,同比减少43%;亏损11.56亿元。对此,易鑫解释,这主要受疫情影响以及主动降低风险、收缩业务规模等因素所致。

数据显示,当年,易鑫贷款促成服务(即助贷业务)和自营融资租赁服务收入分别同比下降29%和48%。

此后两年,易鑫持续盈利,2021和2022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35.05亿元,52.39亿元,净利润为0.29亿元、3.71亿元,其中,2022年业绩创上市以来最佳记录。

这一年,易鑫交易平台业务收入39.84亿元,占总收入的77%,自营融资业务收入12.17亿元,占总收入的 23%。

9年,易鑫把自己活成了“贷款中介”-独角金融官网

(图2:数据来源:财报)

其中,在交易平台业务里,贷款促成服务产生的收入最多,为31.54亿元,同比增长62%。占总营收的61%。

据了解,2022年,易鑫贷款促成服务高达46.32万笔,其中,二手车交易占比从上年的41%上升到2022年的55%。这也就是说易鑫的主要收入已严重“依赖”贷款促成服务。

成立9年,经历漫长的亏损后,易鑫终于在财报业绩上迎来曙光,但这份惊喜能持续多久,有待观察。

  02  

  高光背后  

易鑫原是易车网旗下的汽车金融事业部,主要从事汽车互联网金融服务。

2014年,易车将汽车分期业务打包进易鑫,进行拆分,除创始人张序安兼任易车总裁之外,其公司业务,品牌,App和网站的后台部门等完全独立运营。

易鑫主营业务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交易平台业务,主要包含促成消费者汽车购买交易,促成汽车融资合作伙伴向消费者提供汽车贷款,为汽车经销商提供销售车联网系统等增值服务,为汽车制造商、汽车经销商、汽车融资合作伙伴及保险公司提供广告及会员服务;二是自营融资业务,主要通过融资租赁及经营租赁为消费者提供汽车融资解决方案。

独立之后的易鑫快速成长,张序安曾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短短5个月,其业务量已经比国内任何一家汽车金融公司都大。

这个数据在招股书中得到证实。根据第三方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数据,在2016年,若以互联网汽车零售交易量次计算的市场份额中,易鑫占18.7%;以交易总额计算的市场份额中,易鑫占18.4%,遥遥领先于第二名,这意味着易鑫在汽车零售行业占有霸主地位。

庞大的市场规模,为易鑫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2015、2016年,易鑫的营收增速均超过400%,2017年上半年也实现15.51亿元收入,同比增长2.4倍。

随后,2017年上半年,易鑫又完成了16万笔汽车零售及相关交易,贷款余额达到197亿元,其交易平台和自营融资业务分别实现收入3.2亿元、12亿元。

同年11月,易鑫迎来发展中的高光时刻,在港交所挂牌交易,投资者超额认购560倍,开盘首日市值超过600亿港元。

9年,易鑫把自己活成了“贷款中介”

(图3)

成立3年就上市,易鑫的高速发展,离不开背后股东的支持。

据招股书,易车网是易鑫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 44.4%,腾讯和京东分别为第二、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 20.9% 和 10.9%。

在巨头的力挺下,易鑫的资金实力赢在了起跑线。据公开资料,上市前,易鑫集团基本保持每年一轮的融资频率,共获得过 3 轮融资,总融资额接近 100 亿人民币。

此外,易鑫集团还通过 IPO 筹集了 65.08 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 55.25 亿元),累计融资额超过 150 亿人民币,是彼时获得最多融资的互联网汽车平台。

在获客上,易鑫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据招股书显示,易鑫集团先后于2015和2017年两次进行重组,易车为其提供了极为慷慨的流量支持,包括免费流量和不竞争约定。

不仅如此,2015年8月28日,易鑫资本独家经营的京东金融-车贷频道上线,亦收获了价值不菲的流量,即节约了时间,也减少了营销开支。

据腾讯科技报道,截至2017年中旬,易鑫自有网站和App已累积超过5000万的月活跃用户,单月线上平台运营的汽车购买需求达900亿元。

同年,为了储备更多的资金,易鑫先后与大型综合券商中泰证券、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签订上百亿战略融资合作。

不缺钱,不缺流量,在外界看来,易鑫的日子相当滋润,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轻松,易鑫能否将获取的流量有效转化?

据爱分析ifenxi报道,2017年上半年,六个月内易鑫共从互联网渠道获得约700万条线索,但线索转化率仅为2.3%,大约16万笔,相比之下,瓜子等汽车电商平台的撮合成功率则在10%以上。

与此同时,易鑫要在其他渠道拓展流量也非易事。

首先,从线上来看,阿里系、58和汽车之家等其他互联网玩家均有自身的汽车生态,不太可能让利于易鑫;其次,从线下来看,彼时,全国4S店数量在2.3万家,易鑫已经合作1.5万家经销店,覆盖率65%,拓展空间有限。同时,与大搜车、美利等汽车金融服务商相比,互联网基因起家的易鑫在线下并无明显优势。

不幸的是,2018年9月,京东给予的流量戛然而止,易鑫痛失“一臂”。

  03  

  业务更替  

含着金钥匙出生,又生逢其时,易鑫的路原本是平坦大道,但现实并不安稳,行业的变化倒逼易鑫不断优化业务结构。

易鑫成立之初,正值互联网汽车零售风口,其趁着行业东风,高速腾飞。

2017年之前,受益于行业的快速发展,该公司的收入曾翻倍增长,2017年收入为39.06亿元,较2015年增长14.4倍,复合增长率达279.6%。

但好景不长,2018年下半年,汽车行业开始萎靡,2019年行业颓势加剧,二手车及新车实体以及互联网零售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受此影响,易鑫收入增速明显放缓,2019年上半年还保持着双位数增长的业绩,到第三季度已放缓至单位数。

行业的变化使易鑫嗅到了危机,并在2018年开始业务调整,将战略重点放至贷款促成服务上。

这一变动,效果立竿见影。据数据,当年二季度,易鑫的该项业务便为企业带来收入 5.39亿元,增长达126倍,上半年更是同比增长656%。

随后,2019年,易鑫扭亏为盈。谈及原因,易鑫说这是贷款促成服务增长所致。

自此以后,贷款促成业务产生的营收在易鑫的整体营收中占比逐渐上升,相比之下,其融资租赁业务产生的收入则在总营收中持续下滑。

据零点财经统计,到2021年,易鑫贷款促成服务产生的收入已超总营收的50%,融资租赁产生的收入占比则已下滑至33%,2022年进一步下滑至22%。

9年,易鑫把自己活成了“贷款中介”

(图4)

关于易鑫的转型,业内认为是大势所趋,有分析认为中国的汽车金融市场非常庞大,新车和二手车加起来已超过两万亿元规模,但仅仅依靠自营融租业务无法快速做大自身市场量,而借助助贷模式可以撬动更大的市场。

不过,今年上半年,易鑫的助贷业务规模几乎没有增加,收入占比从2022年61%的高点下降至54%,

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两大业务之外,易鑫还不断推出新业务。

如2019年,易鑫通过全资子公司间接拥有了融资担保牌照,并利用其开展业务;2020年下半年,又开始涉足汽车后市场, 提供GPS、保养包、代步车等多种后市场产品及服务,建立金融科技中心(SaaS),帮助各类机构实现客户的跨界连接。

2022年,这三项业务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该年度,受担保服务及汽车后市场服务收入增加影响,易鑫其他平台服务产生的收入从2021年的3.51亿增加到了7.09亿,同比增长102%。

其中,担保服务产生的收入为5.25亿,同比增长136%;SaaS服务的收入达到1.22亿元,贡献全年总收入的2%。

而眼下,除金融科技(SaaS)之外,新能源汽车也已然成为易鑫发力的重心。今年上半年的财报中,易鑫表示将进一步加大资源对这两大重点领域的投入,对金融科技业务更是寄予厚望,称在2023年要实现超100亿融资额。

根据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易鑫新能源汽车的融资交易已增至3.9萬台,同比增長236%;金融科技业务促成融资交易额超20亿,实现收入约8600万元,同比增长101%。

成立9年,伴随着行业的变化,易鑫不断调整业务半径,看似紧跟行业发展,实则也透露出过往业务的发展瓶颈。

其次,其经营业绩上虽有明显起色,但与此同时,资产负债率也在不断攀升。

数据显示,2021年,易鑫的资产负债率仅为21%,而到2023年上半年,这一数据已飙升至44%,对易鑫集团的偿债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9年,易鑫把自己活成了“贷款中介”
9年,易鑫把自己活成了“贷款中介”
9年,易鑫把自己活成了“贷款中介”
9年,易鑫把自己活成了“贷款中介”
9年,易鑫把自己活成了“贷款中介”
9年,易鑫把自己活成了“贷款中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零点财经):9年,易鑫把自己活成了“贷款中介”

# 金融
0
零点财经
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书。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独角金融网站,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

猜你喜欢

  • 透过海德股份财报解析:个贷不良处置是“金矿”还是“雷区”?
  • 罗格科技携手DeepSeek推出AI税务神器,助你秒变税务专家,轻松提升职场竞争力!
  • 卷疯了!有银行推出“一元贷”,半年利息仅1元
  • 尴尬的智能投顾:蚂蚁帮你投、腾安微智投成立以来还在亏损?
  • 每日限量900单!支付宝上疯抢的储蓄型保险收益到底多少?
  • 半年亏了5559万!不割穷人的“雪球”收割上市公司
零点财经
19
文章
0
评论
0
获赞

相关文章

出资500亿“抄底”A股?两大保险巨头罕见联手
1 年前
杭银消金和宁银消金,谁能再造“白领通”?
1 年前
这家持牌消金上半年净利润0.66亿元,暂停新增助贷合作
2 年前
东莞银行换帅!冲刺A股苦等15年梦仍未圆,新官上任有啥新招?
2 年前
汽车金融上市公司再添新兵,喜相逢七度递表终迎上市
2 年前
降本增效进行中,多家消金公司加码线上业务
1 年前

热门标签

中国人寿 二手车 互金观察 企业 保险 保险行业 信托 信贷 债券 债市观察 公募基金 公司 券商 地产 城商行 基金 字节跳动 恒大 房企 投资 抖音 携程 活动 爆雷 理财 瓜子二手车 碧桂园 私募 私募基金 网贷 证券 证券机构 贷款 远洋 金科股份 金融 金融机构 银行
Copyright © 2025 独角金融官网 京ICP备18020594号-5
友情链接: 野马财经 中新经纬 云掌财经 泡财经 金融虎 罐头图库
现在登录
  • 首 页
  • 资 讯
    • 银 行
    • 证 券
    • 基 金
    • 保 险
    • 债 券
    • 互 金
    • 理 财
    • 观 察
    • 视 点
  • 活 动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