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莹 编| 李亚
近年来,受“偿二代”二期规则深远影响,再加之险企权益市场持续低位、监管趋严等综合因素影响,险企的“补血”压力有增无减。
国联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联人寿”)增资获批,唯一增资方为该公司第一大国资股东国联集团。
近日,国联人寿官方公告,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批复核准,该公司注册资本由20亿元增至21亿元,这是国联人寿成立9年以来的首次增资。国联人寿表示,此次增资主要是为了缓解偿付能力压力,为未来业务蓄能。
近年来,受“偿二代”二期规则深远影响,再加之险企权益市场持续低位、监管趋严等综合因素影响,险企的“补血”压力有增无减。在此背景下,民营资本陆续“退潮”,有的选择减持或退出;与之相反的是,地方国资却在“逆势加码”。
12月27日,国联人寿发布消息称,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12月26日批复核准,该公司注册资本从20亿元变更为21亿元。
根据国联人寿披露的最新股权结构表,此次增资仅国联人寿第一大股东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联集团)一家参与。此次增资后,国联集团的持股比例由此前的30%增至33.3333%。
国联人寿表示,近两年,受经济逆周期调整影响,叠加资本市场波动加压投资收益,公司净利润、偿付能力、净资产等也受到一定影响。此次增资主要是为了缓解偿付能力压力,为未来业务蓄能。
在国联人寿的股东中,国资股东占比达92.8571%,民营股东占比为7.1423%。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无锡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根据该公司2023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今年前三季度,国联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1.69亿元,净利润-4.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最新一期公开披露的风险综合评级结果(2023年2季度)再度降为B类。此前,该公司连续四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BB类。偿付能力方面,其前三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63.74%,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7.48%,已接近监管关注线,距离监管红线仅有一步之遥。
据悉,国联人寿目前正在继续稳步推进增资引战工作,有望于2024年1季度以现有股东为基础完成下阶段增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日,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中信保诚人寿)发布公告称,中信保诚人寿中外两股东拟增加注册资本25亿元,增资后该公司注册资本将由23.6亿元增加至48.6亿元。其中,中信保诚人寿由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英国保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双方分别持股50%。
从出资主体来看,近年来地方国资越发成为中小险企增资的主力军,近八成中小险企获得地方国资增持,国资在险企中的话语权也在不断增强。
对于地方性的中小险企来说,获得当地国资股东的支持,有望为其带来“货真价实”的发展资源,有利于其借力实现进一步发展。
比如上述的国联人寿获得了其第一大股东国联集团的增持,此为无锡市的地方国资。今年5月,中原农险公开披露,公司拟增发189102万股,拟增资的股份由两家地方国资背景股东认购,即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南农开产业基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4月,华贵人寿获批增资10亿元,其中,由茅台集团认购新增注册资本4.666亿元,借由此次增资,茅台集团由原第二大股东跃居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从20%提升至33.33%。
除上述险企外,增资的三峡人寿、信泰人寿、国宝人寿、财信吉祥人寿等中小险企,都获得了地方国资的投资或增持。
不过,面对险企的增资需求,受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监管趋严等综合因素影响,民营资本出资意愿普遍不强,有的甚至选择减持或者退出。资本退潮之下,中小险企补充资本的难度陡然加大。
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国资股东的出资能力和出资意愿都较民营股东更强。尤其是地方国资,大多数地方政府都希望加大对金融的布局,因此地方险企也更有容易通过增资方案。
为何中小型险企增资“补血”忙?
自偿二代二期工程落地后,部分中小险企偿付能力明显承压。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今年第三季度末,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4%,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6%,其中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较去年年末下降了2个百分点。
面对偿付能力下滑,不少险企先后通过增资、发债等方式“补血”。据《险企高参》不完全统计, 年初至今,保险公司发债、增资总金额已超2000亿元。
在增资方面,横琴人寿成功增资3.85亿元,复星联合健康拟增资1.94亿元,招商仁和人寿将注册资本从50亿元增至65.99亿元,华贵人寿将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至20亿元;发债“补血”上,招商仁和人寿成功发行39亿元资本补充债;泰康人寿、太保寿险、人保健康和农银人寿获批发行永续债……
中小险企资产端受到权益市场持续低位运行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前不久,监管公布了保险业2023年前三季度的财务收益率只有2.92%,而过去10年的年化财务收益率达5.28%。净利润方面,今年前三季度76家寿险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221亿元,同比减少28亿元;其中51家寿险公司出现亏损,只有25家实现盈利。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系专家朱少杰认为,随着“报行合一”全面推行,保险监管要求趋于严格;资产端受到权益市场持续低位运行,投资收益下滑严重,这导致部分险企偿付能力水平下降,需要补充资本金来确保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
另从监管层面来看,金监总局对保险业偿付能力风险的把控亦有强化之势。5月金监总局召开偿付能力监管委员会工作会议,分析了保险业整体及重点公司的偿付能力和风险状况;9月金监总局下发《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差异化调节最低资本要求。
这也预示着,随着险企偿付能力监管的强化、权益市场持续低位运行,再加上“偿二代”二期规则深远影响下险企偿付能力下滑,后续保险业的“补血”压力可能会有增无减,中小险企更甚。
来源:险企高参
“险企高参”提供最具洞见的行业参考,致力于让保险人看得更远。
你这么好看,一定要点个在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险企高参):民营资本退潮、国资逆市加码?!冷暖自知,漩涡里的中小险企竞相“补血”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