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莹 编| 李亚
近期随着银行存款再度“降息”,让不少只追求保本保收益的客户开始“转战”保险储蓄型产品。
“看来看去,还是觉得买保险更为保险。”
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2月,可以说是保险业最热闹的阶段。然而去年下半年监管一系列的发文让“开门红”不复往年盛况,有些险企甚至已经淡化“开门红”。近期随着银行存款再度“降息”,让不少只追求保本保收益的客户开始“转战”保险储蓄型产品。
此长彼消,个险渠道回暖的同时,银保渠道的“开门红”却显得格外静悄悄。
继国有大行之后,多家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也陆续宣布下调存款利率。《险企高参》发现,近期正是险企迎战“开门红”的重要时期,随着银行利率下调,不少保险产品开始重新得到大家的宠爱。
一位刚买了增额终身寿险张女士表示:“刚好之前存的定期到期了,但是现在银行存款利率吸引力实在太低,冲着稳定收益还是买了增额终身寿险。”
据一家中小型险企代理人透露,尽管今年“开门红”没有以往火热,但由于现在银行利率也在持续下跌,投资市场也不稳定,“更多客户比较后还是觉得保险更为‘保险’,所以跑单较少。”
业内人士认为,在长期投资中,保险产品保值增值优势较为明显。尽管寿险的3.5%已经不在了,但目前还是普遍的3.0%,此次银行存款利率再次降低,寿险产品的吸引力就更大了,适逢开门红之际,寿险产品的销售将持续火热。
然而,此长彼消,与个险渠道“开门红”的热闹相反的是,银保渠道的“开门红”静悄悄的。
2023年上半年,预定利率3.5%的保险产品集中下架,催生了一波又一波“炒停潮”。8月底,金融监管总局向多家人身险公司送达《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明文要求险企在银保手续费上要严格落实“报行合一”。
在此背景下,银保渠道大都处于停滞状态,“开门红”与上半年相比显得格外“静悄悄”。目前,大多数险企需要与合作银行重签协议,同时自身也存在“产品荒”问题。
“我们公司现在还没有和银行签约,其它公司有签约的听说也没有多少保费进账,估计就是因为手续费给得太低。”一家中小型险企从业人员表示,“公司的产品其实在市场上挺好的了,5年交满5年有收益,但是我们只有3.5%的费用,给到银行那边就更少了,营销一线都处于不积极的应付状态。”
《险企高参》发现,今年的“开门红”热度不同以往,部分保险公司着手淡化其影响。
去年10月,监管部门为保险业的“开门红”立下了新“规矩”,金融监管总局下发了《关于强化管理促进人身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各人身险公司要以优化负债质量、提升发展可持续性为目标,科学制定公司年度预算,防止激进发展、大进大出。这给即将要进行“开门红”的险企“降降温”。
“公司现在已经不怎么提‘开门红’这个说法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不太适合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了。”一家大型寿险公司代理人表示,公司现在更看重稳健良性的发展,着眼于提升保险投资者的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需求,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还有一些头部险企已经淡化“开门红”,主要进行常规化销售。
太保寿险总经理蔡强在2023年中期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我们已经不做开门红了”。在他看来,开门红这种“保费搬家”模式较为低端,目前太保寿险会持续专注于常态化经营、常态化销售、常态化招募,打造每月稳定出单、稳定销售的模式。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对于行业影响最大的还是“报行合一”以及代理人分级考核制度。对于险企而言,行业走向规划化、专业化、精英化已是大势所趋。
在“开门红”概念逐渐淡化的当下,保险业情况几何?
去年12月25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保费收入数据显示,不同于财产险的稳步增长,11月的人身险保费仍在同比负增长中徘徊,当月保费收入同比下降0.67%,为1697.56亿元。
不过,中航证券报告显示,近期多项利好消息也在逐步释放:一方面去年12月22日起,国有银行再次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三年期和五年期定存挂牌利率降幅最高,达25个基点。与之相比,保险储蓄产品的利率仍具备一定优势,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行有望推动保险产品需求的提升。另一方面,2023 年险企代理人改革已基本完成2024年险企开门红有望实现超预期综合来看,目前随着近期资本市场的回暖,叠加保险开门红有望超预期,险企资负两端压力有望缓释。
来源:险企高参
“险企高参”提供最具洞见的行业参考,致力于让保险人看得更远。
你这么好看,一定要点个在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险企高参):3.0预定利率承压;银保陡然降温至冰点,个险悄悄绽放…中小险企凛冬或至?!